鄂爾多斯煤老板的自救之路
礦產信托落下苦果
金融機構在2009年下半年大批進入山西、內蒙古,為的是向煤老板推廣“礦產信托”。以乾泰集團為例,中融信托資料顯示,宋云山在2012年1月,發行了一份融資規模20億元的礦產信托項目,傍上了央企。接盤的是大唐發電,該公司公布稱,向中融信托出資20億元人民幣,間接購入內蒙古乾泰能源50%股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所謂礦產信托,主要是融資主體通過信托貸款融資投向礦產資源開采等相關業務,而認購信托產品的投資者獲得固定的資金收益。
2011年,礦產信托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157款礦產資源類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481.29億元,與2010年相比,產品數量增加了161.67%,發行規模更是同比上漲了253.92%。礦產信托的“紅火”與人們對能源投資超高的回報期望有關,然而風險往往是伴隨收益而來的,收益越高,承擔的風險就越高。
中誠信托30億元礦產信托“出事”的消息,在信托業內已流傳有兩三個月。有關人士證實,振富集團實際控制人王平彥已被限制部分人身自由。由于振富集團并購的部分煤礦未能如期復產,加之王平彥被民間借貸者追債,“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托計劃”面臨到期不能兌付的可能。
邱希哲稱煤老板退出歷史舞臺是大勢所趨,他認為目前的融資手段難解決根本問題。最終煤老板難逃被國企招安的命運,這也是他們唯一的自救之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