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塑性聚氨酯TPU發展前景及融資模式分析(圖)
高成長 高回報:TPU行業融資模式分析
前瞻投顧分析認為,由于TPU行業的投資規模和行業特點,未來該行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從而將吸引資本市場及廣大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同時,TPU行業的后續發展亦需要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以滿足擴產和市場拓展的需求。
當前,企業尋求資本投入的方式主要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
根據前瞻投顧對新材料行業的深度研究,以及新材料行業多個融資上市輔導的項目經驗,我們認為,TPU行業所進行的新型環保材料的生產和推廣,完全符合國家“十二五”產業規劃,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TPU產業發展中心,TPU作為環保、循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新興材料,將受益于政策支持,未來業績會有較好的增長性。因此,該行業中發展態勢較好的企業都將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但是,如何選擇投資機構對企業的后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TPU行業內的企業要高度重視。
憑借對200余家企業進行IPO上市輔導的項目經驗,前瞻投顧深諳資本市場運作規律,也能精準把握細分產業的發展脈絡,總體來看,目前,國內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有如下幾種,希望能給新材料企業提供借鑒。
1、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VC)
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處于啟動期或發展初期卻快速成長的小型企業,并主要著眼于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高科技產業。根據前瞻IPO產業鏈戰略聯盟十余家PE&VC機構的反饋情況來看,他們通常以部分參股的形式進行投資,具有強烈的“承受風險”之特征,而這種高風險的投資回報則是中長期獲得高收益的機會。
結合前瞻投顧對TPU新材料行業的深度研究,我們認為,TPU材料領域的大多數生產企業,在內部治理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風險投資機構的資本進入,需要多從企業文化、治理水平差異等方面思考雙方合作的可能性。而擬融資企業,也不能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使得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2、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簡稱PE)
私募股權投資一般通過投資、管理和退出獲得資本增值。這類資本通常會在公司的戰略、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為公司提供支持。私募股權資本通過兼并收購、公開上市等方式退出,獲得資本的增值。由于TPU等新材料研制企業,生產設備投資較大、研發周期長以及產品拓展有一定的周期制約,因此,對那些希望在短期內通過IPO獲取高回報的私募投資者,企業需要謹慎選擇。
3、債務融資
公開債務融資的手段主要是通過發行債券的形式獲得融資。發行債券的關鍵是選好發債時機。為此,擬融資企業,需要充分考慮對未來利率的走勢預期。債券種類很多,國內常見的
有企業債券、公司債、可轉換債券。
對于擬融資企業來說,采用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最大的好處就在于還款期限較長,附加限制少,資金成本也不太高,但相對來說,手續復雜,對企業要求嚴格,而且我國債券市場相對清淡,交投不活躍,發行風險大,特別是長期債券,面臨的利率風險較大,而且市場上也欠缺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
目前,民營企業很難通過公開渠道獲得債務融資,所以可以考慮非公開債務融資。
非公開債務融資主要包括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對于國內TPU企業而言,非公開債務融資只能緩解企業資金的一時之需,無法完成企業通過資本運作解決企業長遠發展的需求。同時,類似TPU企業獲得非公開債務融資的機會成本較高,因此,企業需要更為前瞻性的資本運作規劃。
4、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
首次公開募股是指企業在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股票上市可以在境內,也可選擇境外,可以在主板上市,也可以在創業板上市。如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創業板、美國納斯達克(NASDAQ)等。
前瞻投顧自2008年開始介入IPO咨詢領域,對創業板和中小板更是有著長期持續的跟蹤研究,多年來,通過對擬上市企業進行上市前的細分市場研究、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為200余家擬沖擊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企業提供上市輔導、上市規劃。我們分析發現,目前,國內TPU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滬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上。
上市為TPU企業提供了一個直接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和長期盈利。同時,上市的企業蛻變為公眾企業,對提高企業知名度有積極作用。而且,企業上市后,必須按照證券市場的規定建立一套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財務體制,顯然,這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前瞻投顧初步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共有21家TPU材料及聚氨酯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而在證監會公布的IPO在審企業列表中,新材料領域的企業也多達20余家。此外,在前瞻投顧的自有企業數據庫中,珠三角、長三角等主要經濟商圈內,關于新材料方面的上市后備企業也多達數十家。可見,當前投資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熱情日益高漲,不僅投資機構,資本市場也對新材料產業青睞有加。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資本市場背后,同樣也背負著代價,隱藏著風險。上市工作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運作,同時,作為公眾企業,公開透明的公司化運作也會泄露很多商業機密,模仿、敵意并購、惡意控股等也是上市企業將要防范的風險之一,這些都對企業經營造成無形的壓力和負擔。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資本市場是一把雙刃劍,高風險的同時也有著高回報,這種高回報不僅指IPO募集到的巨額資金,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引領企業進入到了另一個發展階段,是企業持續做大做強的有力杠桿,關鍵在于,企業經營者是否具有運籌帷幄的智慧,企業自身的經營實力能否經得住資本市場的嚴峻考驗。
作者簡介:譚格非,系深圳市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IPO項目八部總監,帶領團隊給30余家企業提供過IPO咨詢服務,其中,8家企業已順利過會,近10家企業已進入IPO申報程序。從業多年來,在為擬上市企業提供細分行業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新材料、新能源、IT等行業更是具有獨到的研究視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