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最后一塊藍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林藥師 來源|醫曜
競爭,有的時候是一件好事,會促進企業主動降價,讓利于患者;但如果企業過分競爭,極有可能導致不法者鋌而走險,利用劣質產品去沖擊市場,最終鑄成大錯。
2018年,藥監局在對長生生物的飛行檢查時,發現長生生物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情況,進而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在長生生物的沖擊下,全國對狂犬疫苗進行了嚴格篩檢,也讓這個賽道完成了一輪大洗牌。
盡管不少企業在洗牌中退出,但全國仍然有多達13家企業在過去4年有狂犬疫苗的批簽發記錄,依然呈現出充分競爭的紅海格局。不過,狂犬疫苗這片紅海中,卻誕生了康華生物這匹“黑馬”,憑借人二倍體狂犬疫苗這個大單品,康華生物實現單年營收突破15億元的佳績。
作為普通狂犬疫苗的升級產品,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已然成為狂犬疫苗的最后一片藍海。可隨著康泰生物的闖入,以及智飛生物、成大生物的虎視眈眈,這塊最后的藍海也正在逐漸變得渾濁。
01
狂犬疫苗的四次迭代
中國狂犬疫苗史,就是一部疫苗技術持續迭代史。
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就成功研制出了以羊腦神經組織為原料的狂犬疫苗,不過受限于安全問題和療效問題,羊腦組織疫苗并不能滿足我國實際的狂犬病防護需求,所以它并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代疫苗。
從1965年開始,我國開始嘗試組織培養疫苗,地鼠腎細胞疫苗成為主要方向。經過多年的研究,地鼠腎細胞疫苗最終在1980年全面替代羊腦組織疫苗,使得狂犬疫苗的安全性與療效均得到了顯著提升。盡管地鼠腎細胞疫苗仍會有輕微安全問題發生,但已經能夠滿足我國狂犬病防護的大致需求,我國狂犬病疫苗也完成了第一次迭代。
圖:狂犬疫苗迭代路徑,來源:國投證券
除地鼠腎細胞外,國際還流行一種基于Vero細胞的技術。Vero細胞又稱為非洲綠猴腎細胞,屬于傳代細胞系,更利于疫苗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同時,Vero細胞對于病毒敏感度較高,不僅適用于狂犬疫苗,也被用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疫苗。與地鼠腎細胞疫苗相比,Vero細胞疫苗成本更低,因此逐漸成為狂犬疫苗的主流技術,亦是一次狂犬疫苗走向現代規模化的迭代。
無論是地鼠腎細胞,還是Vero細胞,都屬于動物源細胞基質,因此多多少少都會存在產生機體過激的免疫應答,尤其是過敏體質者,以及老人孩子,更容易出現副作用。從動物源細胞基質,向人源細胞基質過渡,這是國際疫苗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狂犬疫苗也在2014年誕生了首款基于人二倍體細胞的狂犬疫苗,正是由康華生物所研發。盡管人二倍體疫苗售價較高,但憑借可靠的免疫應答,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狂犬疫苗“金標準”。
以上三次技術迭代之外,狂犬疫苗還在患者依從性方面悄然迭代。
一直以來,國內采用的都是Essen注射法(五針法),共需患者就診五次,整個全程免疫時間為28天。成大生物是首家獲批Zagreb注射法(四針法)的企業,采用2-1-1注射方式,成功將患者就診次數減少至三次,整個全程免疫時間降至21天。目前,獲批Zagreb注射法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是發生在中國狂犬疫苗的第四場迭代。
02
產業演進趨勢
為了更清晰地描繪出中國狂犬疫苗的演進趨勢,我們對過去四年狂犬疫苗的批簽發情況進行了全面復盤,并歸納出中國狂犬疫苗的三大演進趨勢。
圖:過去四年狂犬疫苗批簽發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趨勢一:代際切換明顯
無論是地鼠腎細胞狂犬疫苗,還是Vero細胞狂犬疫苗,它們每年的批簽發總量實則都是在持續下行的。2021年的時候,地鼠腎細胞狂犬疫苗的批簽發總量為88批,Vero細胞狂犬疫苗的批簽發總量為854批,而到了2024年這兩項數據分別下降至27批和598批。
取而代之的是,人二倍體狂犬疫苗批簽發數量顯著提升,由2021年的56批提升至2024年的92批,布局企業數量也由過去康華生物一家,擴展為康華生物和康泰生物二分天下。人二倍體狂犬疫苗也成為狂犬疫苗紅海中的唯一增量。
趨勢二:普通疫苗競爭加劇
進一步聚焦Vero細胞狂犬疫苗,投資者不難發現,除批簽發總量顯著下降外,獲得批簽發企業的數量也更加分散,由2021年的5家增至2024年的9家,這就造成各家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過去,成大生物憑借四針法優勢,獲得了狂犬疫苗市場最大的蛋糕,而隨著卓誼生物和長春生物陸續獲批四針法,成大生物的差異化優勢也在漸漸消失。
趨勢三:四針法市場競爭力明顯更強
縱觀整個狂犬疫苗批簽發大盤,獲批四針法的企業都較五針法企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如批簽發最高的三家Vero細胞狂犬疫苗企業全部獲批了四針法;康泰生物作為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后來者,卻在上市第一年就實現了對于康華生物批簽發的反超。
03
藍海競爭全面開啟
充分競爭之下,普通狂犬疫苗的價值已經所剩無幾,這個大單品后續的投資價值將主要體現在第三世代的人源狂犬疫苗上。
從狂犬疫苗批簽發數據看,國內狂犬疫苗正處于漸進式升級的過程中,人源狂犬疫苗正在逐漸搶奪普通狂犬疫苗的份額。之所以出現這種趨勢,其實也比較好理解,畢竟狂犬病是致死人數最高的動物源傳染性疾病,一旦開始出現臨床癥狀,那么致死率接近100%。不過好在狂犬病毒潛伏期較長,在臨床癥狀未出現前,患者有充足的時間去打疫苗應對。
高致死率讓患者不敢怠慢,因此患者在被犬類咬到后,往往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安全性與療效,而不是疫苗的價格。因此安全性更高,療效數據更好的人源狂犬疫苗自然就成為不少患者的首選。當然,患者也會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畢竟在康泰生物的產品上市之前,人源狂犬疫苗只有五針法,而普通疫苗則有了四針法,患者可能因為依從性而選擇普通疫苗。
簡而言之,患者對于狂犬疫苗的考量主要有兩方面:療效與便捷。療效方面,人源狂犬疫苗優勢明顯;而便捷方面,四針法顯著優于五針法。
聚焦當下人源狂犬疫苗競爭格局,只有康華生物和康泰生物兩家獲批。康華生物早在2014年就已經獲批上市,擁有長達十年的先發優勢,但由于其只有五針法,因此在依從性上并不如康泰生物,這也是為何康泰生物上市僅一年就在批簽發數據上超越康華生物的原因。
延續這一競爭格局,那么康泰生物極有可能憑借依從性優勢逐漸超越康華生物,成為人源狂犬疫苗的新龍頭。但這卻是存在變數的,因為智飛生物與成大生物均在去年提交了人源狂犬疫苗的上市申請,并已經獲得受理。
圖:人源狂犬疫苗進度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這兩家公司均是國內老牌的疫苗巨頭,智飛生物擁有全國最成熟的疫苗商業化團隊,成大生物則在狂犬疫苗方面具有極強的渠道優勢。如果這兩家公司順利獲批,那么人源狂犬疫苗的競爭將顯著加劇。
概括而論,康華生物雖然是國內人源狂犬疫苗龍頭,但競爭力卻并不強,極有可能在后續競爭中處于劣勢;康泰生物作為國內第二家人源狂犬疫苗公司,雖然沒有先發優勢,但憑借依從性的優勢,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智飛生物與成大生物則是產業顛覆者,極有可能引發行業的價格戰,這個就看兩家產品的上市進度與規模化產能了。
人源狂犬疫苗對于傳統疫苗的替代,這是較為確定的大趨勢,但隨著入局者的增多,狂犬疫苗的最后一塊藍海勢必將逐漸渾濁。當然,在競爭加劇的過程中,也將產生中國未來的“狂犬疫苗之王”。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曜(,作者:林藥師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