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劍指”美團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三輪 來源|鯨商
京東如何破外賣的“珍龍棋局”。
京東也看中了外賣這塊香餑餑。
近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計劃,承諾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將全年免傭金,之后傭金上調至5%。但這相比于相比美團和餓了么也依舊有顯著優勢。
在京東進攻美團腹地的同時,抖音、快手也曾嘗試外賣業務。只是外賣著門生意毛利低、資產重、鏈條長,運營難度高,目前京東、抖音、快手都還在初期階段。不僅如此,京東還宣布殺入了網約車大戰。
但大量外賣商家、消費者來說,到是個機會。平臺打得越火熱,補貼越多。接下來就看京東等玩家,如何“大打出手”,在外賣上分一杯羹了。
一
京東為何猛攻外賣?
傳統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增長焦慮,京東也不例外。
盡管從京東2024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其凈營收達到了2603.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1%,但增速降至個位數的疲軟狀態,已是各大廠的常態。
據36氪消息,2024年抖音電商GMV達到3.5萬億元,市場份額躍升至電商行業第三,京東則跌落至第四,前兩位是阿里和拼多多。
這都讓京東迫切需要找到其他增長方向。去年,京東零售把即時零售設為三大必贏之戰之一,彰顯了京東對即時零售市場志在必得的決心。
所以,在今年1月25日,京東擬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收購達達集團所有已發行普通股。過去達達主要做生鮮配送,京東是其股東之一。達達負責京東到家、京東小時達等業務的履約板塊。隨著達達這一“即時零售第一股”的私有化完成,達達便徹底“回歸”京東。
達達旗下的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也整合為統一的“京東秒送”品牌,意味著“秒送” 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一把利刃。倘若京東外賣能逐步站穩腳跟,對達達的市值重估也有好處。
不過,美團也一直在強化美團閃購、美團買菜等業務,時刻應敵。美團還在線下一些網絡終端,做3C電子新品的發布活動,像小米已經有上千家門店接入了美團外賣,其實這已經算對京東的核心品類上發起挑戰了。
如今,京東加碼外賣行業,京東秒送頻道已經上線“外賣”專區,是其邁出即時零售,進攻美團腹地的新一步。
實際上,京東早已在外賣領域有所布局。早在2022年,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就曾表達過進軍外賣的意向。2024年5月,京東已經悄然上線了包括瑞幸、Tims、庫迪在內的咖啡、奶茶品牌,以及漢堡王等快餐連鎖品牌,只是當時并未在業內掀起波瀾。
本次京東外賣主打“品質外賣”,字面意思是想為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目前,用戶只需打開京東App,在秒送頻道即可找到外賣入口。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率先開通京東外賣服務,部分城市也在緊鑼密鼓地上線中。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京東外賣主要面向堂食餐廳和品牌連鎖餐廳。杭州大悅城喜來嗦告訴鯨商:“我們在京東外賣的申請一直沒通過,平臺或許優先通過連鎖大品牌。”處于初期階段的京東外賣,優先讓頭部品牌入駐,以吸引更多用戶。畢竟其短期內難以撼動美團和餓了么的市場地位。
為了能快速和美團、餓了么“扳手腕”,京東外賣在上線初期放了大招——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外賣商家,將享受全年0傭金的優惠政策。這一舉措正快速吸引大量商家的關注,更是直接叫板美團、餓了么。
而根據美團平臺商家入駐公告內容顯示,美團外賣平臺技術服務費保持在6%-8%左右,
而另一平臺餓了么技術服務費則是5.8%左右。在這筆費用之外,商家還需要支付履約服務費等,綜合下來,用戶的餐品費用直線上升。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平臺都盯上了外賣這門生意。除了京東,滴滴、抖音、快手也都在虎視眈眈。
二
京東外賣,能拉抖音、快手入伙?
京東并非外賣市場的唯一新玩家,出行巨頭滴滴、短視頻電商抖音、快手,以及傳統飲料巨頭娃哈哈都打過外賣的主意。
早在2018年,美團創始人王興突然推出打車業務。滴滴創始人程維決定“接招”,馬上開展了外賣業務,二人用接單補貼大戰,把無錫當地外賣市場打成白菜價。最終所有人失去耐心,爭斗一番,讓美團對出行的興趣寥寥,滴滴也放棄了外賣業務。
時隔五年,2023年初,抖音再次對美團發起挑戰。憑借巨大的流量優勢,抖音的殺入一度讓美團股價產生震蕩。
根據抖音2024年底發布的數據,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業務覆蓋370多個城市超610萬家門店,年交易額同比提升81%。除了餐飲、外賣等業務之外,抖音也逐步開放了洗車、汽車維修保養等多個類目。
去年10月底,抖音外賣業務再經調整。抖音生活服務學習中心發布公告稱,原“團購配送”業務將于11月1日起逐步向“隨心團”業務遷移,即同一件團購商品既支持用戶到店核銷,也支持配送到家。
之所以調整,是因為外賣這塊“燙手山芋”,在抖音有明顯的路徑困難。抖音主要依靠短視頻給外賣商家引流,但缺乏線下履約能力,被迫依賴第三方配送(如達達、順豐同城),導致配送成本高,用戶體驗感受不佳。抖音這類線上輕運營的流量模式在外賣行業難以站穩腳跟,美團、餓了么多年積累的流量、履約、售后體系,是抖音等后來者暫時難以攻克的問題。
并且,抖音和美團、餓了么的用戶心智不同。用戶刷抖音短視頻主要為了娛樂消遣,打開美團、餓了么則是為了即時需求。因此,抖音的轉化效率沒有美團、餓了么高。甚至很多用戶發現買了團購券后,忘記核銷。抖音的到家業務遠不如到店出色。
眼看著抖音加入外賣大戰,快手也在2020年入局本地生活,2024年3月,快手團購套餐的服務保障中增加了“外賣到家”功能。小紅書也在積極開拓團購業務的城市。只是這些大廠都面臨和抖音一樣的問題,不具備線下履約能力,只能依賴第三方配送,因此在外賣市場的競爭力相對較弱。
而配送能力又是外賣競爭的核心,美團、餓了么能長期成為行業巨頭,就是各自的配送團隊十分成熟。現在京東收購達達,能在進軍外賣市場時引發巨大關注,就是因其補足了配送能力。
面對眾多新玩家的挑戰,美團也做出了相應調整。2024年,美團連續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將平臺、到店事業群、到家事業群和基礎研發平臺合并成為“核心本地商業”板塊,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同時,美團也悄然上線了短視頻功能,以反制抖音和快手的流量制約。
如此一來,抖音、快手想要撼動美團在外賣領域的的市場,還是十分困難的。不過,真正的外賣混戰,結果還要商家、用戶體驗說的算。
三
外賣卷“價格”,卷“體驗”
據“艾瑞咨詢”預測,國內本地生活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增長至35.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6%,并且隨著線上餐飲、線上團購等場景的拓寬,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滲透率預計2025年將增至30.8%。
可以看出,本地生活服務的市場廣大,所以京東也來試試身手。而圍繞整個市場的預期來看,當前各大平臺已經試運營。不同商家和消費者已經對京東外賣有了初步的感受。
有網友在社媒平臺表示,京東外賣的菜品和打包費要比美團便宜幾毛錢,但運費卻比美團高出了近10元。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在京東上點了一份海底撈火鍋菜,取貨的時候出現了騎手取貨失敗的現象,導致等待時間過長,影響用餐體驗。
也就是說,由于目前京東外賣仍處于初步階段,訂單量不夠大,達達運力基建也不夠完善。如何提升規模優勢和利潤空間,對達達、京東都是一個難題。
除了履約配送能力和內部團隊能力,外賣生意也要看各大廠對商家的BD拓展能力。如若商家遇到二選一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強勢渠道。京東、抖音等平臺要如何突破,都值得深思。
還有在外賣補貼層面,京東外賣這類新平臺,注定要在消費者端要發大補貼,否則很容易成雷聲大有點小,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境況。
倘若京東的運力足夠,那抖音也好,快手有流量,雙方也能一拍即合,讓京東承接抖、快外賣業務。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對手,即美團。即便以前各方曾有過合作,也是同床異夢。大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賺錢。
另一方面,隨著京東的入局,“美團調低傭金應對”的相關話題在網絡上發酵。
社媒平臺上有不少商家曬出自己美團和餓了么的后臺訂單:17.5元的訂單實際收入6.77元;9元的訂單實際收入4.86元;46.4元的訂單實際收入26.59元。可以看出,平臺抽傭較高,商家實際收益并不多。
但商家很難一直以低價方式去運營,能出現外賣混戰,意味著本地生活業務會在競爭中更考慮服務、便利性。而各大平臺想在本地生活戰場中上穩住增長,每家都有各自的短板要補齊。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鯨商,作者:三輪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