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盲盒火爆,泡泡瑪特仍須求變
作者|江蘺 來源|新熵(ID:xinshangxz)
在自身IP故事匱乏、深度尚淺的情況下,泡泡瑪特亟待破解一道難題:如何讓產品從潮流玩具變為潮流文化?
這個春節,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有喜也有憂。
喜的是《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爆火,點燃了低迷多時的電影消費市場,也使泡泡瑪特與該電影的聯名系列手辦盲盒“天生羈絆系列”被影迷追捧,線上、線下均遭搶購一空,目前預售發貨時間甚至已經排到了6月末。
但春節前的公司年會上,郭麒麟一句“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調侃,也著實讓王寧捏了一把汗。
盡管作為二次元經濟的形態之一,泡泡瑪特的盲盒產品既非原創也非獨有,且和集郵、卡牌、扭蛋等產品玩法性質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經營日久,但目前并未受到與賭博、博彩相關的處罰。
但從王寧迅速搶過話筒并糾正“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潮玩公司”的動作,到公司財報中不見“盲盒”字眼,都或多或少顯示了,將盲盒與博彩作對比,仍是泡泡瑪特不愿提及的敏感話題。
從依靠盲盒機制出圈,到跌下增長神壇,再到海外爆火重回巔峰,泡泡瑪特的來路充斥著傳奇色彩,但經歷十余年浮沉之后,重回市值高地的泡泡瑪特仍不敢掉以輕心。
一
哪吒帶飛泡泡瑪特
“我本來就是哪吒的粉絲,看完《哪吒之魔童鬧海》后直接去了泡泡瑪特線下店,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心儀的盲盒。”忠實潮玩愛好者軟軟興奮地向「新熵」分享,“之前我也經常買泡泡瑪特的手辦盲盒,但這么快就售罄的情況比較少見”。
作為《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合作方,泡泡瑪特推出的天生羈絆系列手辦盲盒,上架僅兩天便已售罄。而在線上、線下渠道均已“一盒難求”之后,電影熱度的持續也讓購買意愿高漲的消費者們,涌入二手交易平臺和社交媒體。
在二手交易平臺,出售現貨、盒機轉贈、出售預售款盲盒的鏈接頗多,價格各異。據「新熵」觀察,出售常規款預售手辦、盒機轉贈的格價格較官網并沒有明顯漲價,但整盒現貨的價格溢價明顯。
其中,隱藏款手辦(預售)的價格多在300元以上,而有賣家標出整盒現貨的價格高達1899元,是官網價格的3倍。
在社交平臺,出售、求購和交換手辦的信息更是鱗次櫛比。
▲圖片來源:小紅書
對于該聯名產品供不應求的現狀,泡泡瑪特方面表示,已緊急調整了生產計劃,積極補貨。
從本次與《哪吒之魔童鬧海》聯名的大獲成功可以看出,泡泡瑪特對于優質IP的嗅覺還是很靈敏的。
不同于傳統影視衍生品開發多滯后于內容熱度,泡泡瑪特本次與哪吒IP的聯名顯得更為激進:據泡泡瑪特方面透露,該產品開發歷時一年半,先是于影片上映次日(1月30日)晚10點進行了線上發售,接著于次日線下發售。
提前布局、幾乎與電影同步上線,彰顯了泡泡瑪特對《哪吒之魔童鬧海》熱度的前瞻性,但現貨迅速售罄、手辦角色豐富度不夠,其還是低估了哪吒IP的商業價值。
一方面,天生羈絆系列手辦包括8個常規款手辦和1個隱藏款手辦,均為哪吒和敖丙的各種形態,但隨著觀眾對《哪吒之魔童鬧海》內容的挖掘,敖廣、申公豹、申小豹、敖閏、石磯娘娘等角色熱度持續上漲,因此催生了很多自制周邊。
另一方面,盡管公司方稱正積極補貨,但從歷史經驗上看,目前盲盒預售日期最晚已排至四個月后,屆時隨著電影熱度趨于平穩,周邊價格的下降似乎是必然。
有資深潮玩用戶表示,按以往慣例來說,IP聯名產品隨著相關IP熱度的下降,降價是必然趨勢。他預測,基本降下來之后均價很難超過40元,除非是隱藏款。
二
去盲盒化知易行難
盡管哪吒IP系列盲盒的爆火,離不開電影本身抗打的內容,但盲盒支撐泡泡瑪特兩度崛起也是事實,盲盒在公司內部的貢獻度不可否認。
在經歷了創立初期的定位模糊、同質化競爭摸索后,2016年,泡泡瑪特因潮玩盲盒系列“Molly星座”一炮而紅;而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低谷后,Labubu在海外的爆火也離不開盲盒玩法的加成。
但由于盲盒類似賭博的玩法和上癮性特質、二手交易亂象等,也使得質疑之聲長期縈繞在泡泡瑪特左右。
事實上,在泡泡瑪特尚未跑出千億市值、王寧廣求投資者而不得的時期,監管對與博彩玩法相似的盲盒態度不明,或許也是投資者們彼時不看好泡泡瑪特的其中一個理由。
當然,如今一雪前恥的泡泡瑪特,讓彼時不看好它的投資者們悔青了腸子,但從公司的復興過程,也可以看到泡泡瑪特在持續擴展業務品類,圍繞IP生意,盡力弱化對盲盒業務的依賴。
王寧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泡泡瑪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而是一個潮玩品牌。”而從2021年開始,泡泡瑪特財報中便不再將盲盒的收益單獨列出。
但想要摘掉“盲盒公司”標簽談何容易。
在2024年中期財報中,泡泡瑪特將產品類別劃分為手辦、MEGA、毛絨玩具、衍生品及其他這四類。盡管未在財報中提及盲盒,但從泡泡瑪特官網產品中也不難發現,無論是手辦、MEGA、毛絨玩具還是卡牌、積木等衍生品,主要玩法仍離不開盲盒形式。
在潮玩生意之外,泡泡瑪特近年來不斷嘗試通過跨界擴展業務邊界。
早在2023年,泡泡瑪特就曾與周生生合作推出聯名黃金飾品,2024年12月,又與周生生聯名,推出六大主題足金吊墜及Charme串珠系列;近日,公司又推出珠寶品牌POPOP并舉辦了品牌快閃活動。
2023年9月,泡泡瑪特建造了國內潮玩行業首個沉浸式IP主題樂園—— 泡泡瑪特城市樂園。
2024年6月,泡泡瑪特上線了公司自研手游《夢想家園》,不過管理層也透露,公司的這款游戲并不會以盈利為核心目的。
盡管不斷拓展IP生意的邊界,但從成效來看,新業務目前都處于探索時期,尚未能擔起重任,而盲盒仍是溶于泡泡瑪特品牌血液中的關鍵成分。
三
內容短板仍未補齊
不同于對盲盒玩法“既想弱化,又離不開”的矛盾心理,IP故事內核的缺失一直是泡泡瑪特急需擺脫的短板。
雖然擁有MOLLY、THE MONSTERS、SKULLPANDA、DIMOO等原創IP,且原創IP的收入占比頗高,但缺乏故事內容的IP在市場競爭和收入貢獻上并不占優勢。
舉一個明顯的例子,LABUBU作為泡泡瑪特自有IP在泰國爆火,但在自身IP實力更強的日本和美國等地,卻并未能復制其在泰國的成功經驗。
而隨著消費者對于潮玩的新鮮感閾值不斷提高,泡泡瑪特的會員復購率持續下降。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的會員復購率從2019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50%,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降至43.9%,較去年底又下降6.1%。
對于泡泡瑪特未來的方向,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認為,在自己的IP還缺乏故事、深度不足的前提下,如何讓產品從潮流玩具變為潮流文化,是泡泡瑪特需要思考的問題。此外,如何和國潮融合,跳出日韓二次元風格,形成自己的中國風味,也是泡泡瑪特當下的重點課題。
2020年,王寧曾經表示“5年之后,泡泡瑪特很可能會成為國內最接近迪士尼的公司”。此后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泡泡瑪特正在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迪士尼就是目標。
如今5年期滿,并沒有如期實現愿景的王寧已經轉換了目標。
在近期的一場活動中,王寧稱“以前總想要學習迪士尼這樣一家IP企業,希望成為中國的迪士尼。但是慢慢地我們也不再說要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將“世界的泡泡瑪特”作為新的目標,除了氣吞山河的野望外,不再對標迪士尼或許也隱藏著公司對IP故事性短板的無奈妥協。
而對于泡泡瑪特來說,想要真正走向全球,千億市值只是起點。若困于舊模式,則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爆款易逝,轉型維艱”的典型案例。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熵(ID:xinshangxz),作者:江蘺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