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學啟示錄
作者|NewAgingPro團隊 來源|新老年洞察(ID:NewagingProX)
前言
AgeClub帶著國內銀發賽道企業家們2024年9月1日-9月8日實地考察歐洲超老齡社會,經合組織(OECD)38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平均為18%,已經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預計中國將在2025年進入中度老齡化,本次AgeClub帶著問題去看歐洲走過的老齡化社會發展路徑及經驗,有哪些參考答案可給中國從業者“抄寫"?
全球老齡化進程
根據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超過7%即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中度老齡社會,超過20%為深度老齡化社會。
2023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為2.17億人,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5.4%,這一比例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日本、意大利和德國是當今世界老齡化最嚴重的三個國家。
我們比較熟悉的鄰國,日本和韓國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日本2023年65歲以上人口比例升至28.4%;韓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15.8%,呈現持續上升趨勢,有預測認為韓國可能于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數據來源:AgeClub整理)
歐洲是全球最早步入老齡化的地區,也是人口全球老齡化形勢最為嚴峻的地區,日本1999年進入中度老齡化,20多年前也曾遠赴歐洲學習養老行業經驗,2000年介護險的制定出臺也能看到歐美制度體系的痕跡。我們知道歐美國家整體財富水平、支付能力高于亞洲,但是國家之間養老體系差異非常大,在不同的人文價值、社會形態、養老體系、財政來源、地理位置等影響因素,呈現的不同的養老商業形態。
(數據來源:Hans van Dijk
《歐洲養老市場總覽和中國養老市場的機遇》)
鼓勵居家養老是主流趨勢
中國曾提出9073,不管歐洲還是日本,政府都主張老年人在盡可能不離開其原生居住環境的條件下,鼓勵居家養老并且保持與社會緊密的聯系,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這種模式能夠讓老人可以不脫離原社交圈,持續保持較高的社會性,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除了護理服務以外,政府會安排NGO組織、公益基金等來維持公益活動的運營,比如安蒂康泰協會Aldrekontakt的咖啡團體。安蒂康泰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與瑞典各地的咖啡團體合作,每月舉辦咖啡社交活動,致力于預防和消除瑞典老年人非自愿的孤獨感。目前,協會共有1200名志愿者,為大約2000名老年人提供服務,老年人平均年齡為87歲。通過組織豐富的活動,協會旨在緩解高齡長者的孤獨感,幫助他們結識同齡人并找到社交群體。有研究表明,孤獨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影響相當于每天吸15根香煙,從而降低生活質量。
圖:安蒂康泰協會Aldrekontakt的咖啡團體
AgeClub觀察到,大多數歐洲國家在養老支付方面主要依賴稅收或保險這兩種財源,因此大多數養老福祉用品都納入了這一體系。在瑞典,65歲以上老人經過評估,醫生會出具康復處方,各類職業治療師開始介入。通常首先會使用助行產品幫助老人提升自理自立能力,如助行器、輪椅等,鼓勵老人盡可能保持獨立自主的能力,日本“自立支援”的理念也是類似。
在日本養老模式結構中,家庭養老:社區養老:養老設施比例大約為7:2:1,輪椅等介護福祉用品的租賃由介護險支付70%-90%,個人支付10%-30%,個人僅需每月500-5000日元(約人民幣25-250元人民幣,按10%計算)。如果正常使用或以外,一般沒有維修費用。
圖:可折疊助行器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老齡社會面臨社會問題及挑戰
● double Aging的問題
什么是double Aging?即雙重老齡化。
指人口結構中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這種現象不僅表現為65歲以上的人群數量上升,而且80歲及以上需要照護的老年人群也在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照護者和被照護者都是老年人,將面臨更加嚴重的撫養問題。
(數據來源:Hans van Dijk《歐洲養老市場總覽和中國養老市場的機遇》)
中國老齡化過程呈現進程短,規模大的特點,預計到2050年前后,中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3.4億左右,double Aging的矛盾將會更加凸出。
● 護理人員不足急需優化勞動力結構
據了解,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的歐洲、日本雖然每年護理人員逐年增加,但仍面臨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在歐洲每5個人就有1個人在醫療護理行業就業。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介護人才缺口在32萬人,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日本大量引入海外勞動力,10 年內增長了近兩倍。
(數據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 財政支付的壓力,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早于我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著手提高退休年齡,迄今為止推行50年,日本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從上世紀70年代的60歲提高到65歲,但是大多數人選擇70歲退休,甚至更晚。此政策推出緩解了勞動力相對緊缺以及養老金缺口大的局面。
2024年9月國務院決議,中國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3年,即中國退休年齡女性58歲(原55歲)、男性63歲(原60歲),從國際橫向對比來看,中國退休年齡仍然是相對較低的。
比較有趣的點,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退休年齡均不區分男女。在重視男女平等上,瑞典人體現得尤為突出,性別差異和社會分工被縮小到極致,連廁所都不區分男女,有一種說法說這是極端“女權主義“的體現。
(數據來源:AgeClub整理)
圖:瑞典沒有男女區分的衛生間,圖片來自網絡
● 養老科技AgeTech和人性化服務矛盾的問題
在AgeTech領域中國走在全球的前列,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能夠高效地生產和分發各種產品,使得中國在AgeTech領域的供應鏈、物流、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中國制造業出海也成為趨勢。
在前往歐洲之前,AgeClub曾推測,歐洲國家相對富裕,那么養老科技產品應該種類繁多,且在歐洲養老服務體系中將得到廣泛應用以降低成本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然而,在走訪歐洲的Rinkeby vǎrd- ochomsorgsboende林克比養老公寓、DANVIKSHEM丹維克謝姆養老院兩家養老機構后,并未觀察到類似的現象,反而在監測設備和方法上都使用非常克制。
圖:Rinkeby vǎrd- ochomsorgsboende林克比養老公寓
圖:ANVIKSHEM丹維克謝姆養老院(500年歷史)
比如,為防止認知癥老年人走失,國內通常會采取門禁系統、攝像頭、穿戴防走失定位設備等措施進行防范。但在歐洲,AgeClub未觀察到類似的技術設備。據我們了解,為防止老年人走失,機構通常會采用以下措施:
在歐洲讓認知癥老人穿戴防走失設備,即便是隱形也必須經本人同意(非家屬同意),充分體現對人的尊重、隱私的保護。
企業在老齡化下的商業機會選擇
● Etac聚焦出行和助浴場景,從區域布局到全球化
成立于1973年,總部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在全球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員工人數1400多名;2023 年營業額約為4.5億歐元,其客戶群體涵蓋公共部門和養老機構,包括政府、醫院、經銷零售商,以及老年和傷 友群體等,Etac的目標是為個人、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提供優質生活的護理產品解決方案。
Etac公司成立節點正是瑞典進入中度老齡化的關鍵時期,識別老齡化市場潛力后,在成立初期便制定了以環波羅的海地區收購為核心的戰略,以豐富產品線并逐步拓展至全球市場。旗下目前共有9個品牌,專注于出行和助浴場景的輔具康復類產品。公司的研發中心位于丹麥,而制造中心則分別設在美國和波蘭,Etac的銷售網絡已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這些品牌和產品共同構成了Etac的產業生態,為用戶提供了一站式的康復解決方案。
數據來源:Etac產品手冊,企業發展歷程
● Olivia統一認證及服務標準,提供高端定制護理服務
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瑞典各地設有10個當地辦事處,為有個性需求的人提供個人援助服務和解決方案,如居家照料、居家醫療照護等服務,服務對象主要是瑞典高端富裕階層,為客戶提供內容豐富、有尊嚴和安全的生活。
在歐洲沒有類似國內的家政行業,Olivia Personal Assistance在業務類型上類似具有家政能力的私人護理公司,個性化制定針對性的方案,其中由各種通過專業認證的角色提供護理服務,員工數量近9000人,其中50%-60%為兼職,通過線上系統進行訂單管理。參與護理服務的職業治療師包括PT運動療法或物理療法(physio therapy)、OT作業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和ST言語治療(speech therapy)等。
值得說明的是,這類服務的提供目前在國內尚屬空白,但需求存在,可為國內有高凈值客戶的保險、信托、資管、地產等企業提供可持續的客戶服務能力。
數據來源:Olivia公司簡介
● 索迪斯Sodexo集團 Base主業優勢能力在銀發賽道做細分業務
全球領先的綜合設施管理服務商,1966年成立于法國,總部位于巴黎。擁有 430,000 名員工,每天為 45 個國家/地區的 8000 萬人提供餐飲、設施管理、員工福利和家庭服務。
企業主營業務是是餐飲設備、設施管理,借助其主營業務的工業制造及物流優勢能力,在歐洲開展家庭護理業務,跟瑞典首都 Stockholm政府已簽訂長達26年的康復輔具設備租賃及物流服務協議(2003年-2029年),服務230萬本地居民,每年服務訂單10000+個。
圖:索迪斯Sodexo業務板塊構成
● 斯德哥爾摩技術Region stockholm 規模和服務品質兼顧的解決方案
歐洲最大的醫療保健提供商之一,斯德哥爾摩技術通過約 1,200 個醫療中心組成的網絡為本地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居家醫療護理和康復輔具服務。
斯德哥爾摩技術是政府指定的TAC中心(Center for technical aids),每年服務20萬人次+,員工只有280名,致力于為斯德哥爾摩南部地區的居民提供康復輔具服務,市場份額占比約3/4,為該地區居民提供咨詢、培訓、定制、租賃、配送、回收及維修等方面的支持。
斯德哥爾摩技術在居家醫療護理市場占有率上有絕對優勢,并非所有業務都完全獨立運營,部分采用了外包合作的形式。這種合作模式使得斯德哥爾摩技術能夠專注于其核心業務領域,同時借助外包合作伙伴的專業和資源,提高整體競爭力。這種策略的成功實施,進一步鞏固了斯德哥爾摩技術在市場的主導地位。
圖:斯德哥爾摩技術 康復輔具(老年游戲)
圖:斯德哥爾摩技術 康復輔具“4S中心”
結語
歐洲研學之旅讓AgeClub及同行企業家汲取了歐洲在應對老齡化社會方面的經驗,也看到未來雙重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可能出現的社會問題,同時也認識到中國銀發經濟的潛力與挑戰,以及中國在地化落地商業項目可的機會和問題,AgeClub將持續關注全球銀發產業的發展及機會,為社會各界提供有價值的洞察和建議,共同推動中國銀發經濟的繁榮發展。
見微光,走遠路!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老年洞察(ID:NewagingProX),作者:專注老年商業創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