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摸著雷軍大冒險
作者|趙晉杰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余承東第二次向純電爆款轎車發起了沖鋒。
近期,華為與北汽合作打造的首款車型——享界S9正式上市,這也成為華為鴻蒙智行(原智選車)旗下第二款純電轎車。
去年12月,華為與奇瑞合作的首款車型智界S7,成為智選車業務的第一款純電轎車,但發布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受困于交付不利,月銷量維持在兩三千輛上下。
為了解決交付危機,今年一季度內,余承東開始跟奇瑞高管保持著每個月進行一次線下交流、每周進行一次線上交流的溝通頻率,但產能的提升并未帶來智界S7銷量的大爆發。
在解釋如何保證華為與合作車企最終都能夠賺到錢的問題時,時任華為終端智選車業務總裁汪嚴旻給出的答案是,華為只有讓這些30萬元以上的新車一一成為爆款才有可能,“如果不能成為爆款,商業模式就不能閉環。”
依據當下新能源行業的爆款底線,這意味著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合作車型,都至少需要做到月銷過萬。
根據懂車帝數據,今年6月份,銷量超過1萬輛的純電轎車,僅有8款,其中售價在20萬元以上的更是只有3款,分別為特斯拉Model 3、極氪001、小米SU7。
小米SU7躋身爆款車型的背后,離不開雷軍的一次冒險之舉。2月份,敲定小米汽車全年產量時間階段,內部高管紛紛建議定3萬輛貨,依據是彼時純電轎車市場,賣得最好的車型,月銷量也就只有3000輛左右。
豪賭一把的雷軍,定下了7.6萬輛的激進目標。幸運的是,隨著小米SU7大賣,雷軍賭贏了。如今,大冒險的輪盤賭,來到了余承東這邊。
根據北汽藍谷給出的官方預計,2024年至2028年,享界S9預計分別銷售6萬輛、12萬輛、12萬輛、9.6萬輛及8.4萬輛。這也意味著,在2024年內,享界S9需要達成月銷破萬的目標。
疊加享界S9近40萬元的起售價,余承東的冒險之旅,無疑會比雷軍更驚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以下稱乘聯分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30萬元以上的轎車銷量為44.5萬輛,同期,同價位的SUV車型銷量為75.5萬輛。
國內潛在車主對SUV的喜愛直接體現在車企的銷量上:特斯拉出貨大頭靠的是Model Y,蔚來出貨重心也全靠SUV車型的支撐。
盡管同樣主打高端豪華旗艦,但SUV車型問界M9的成功,目前來看,還很難確保純電轎車車型享界S9,也會成為華為的下一個爆款。
一
蹭著問界M9流量打出雙9旗艦的享界S9,搭載D級轎車專屬華為途靈平臺,全系標配寧德時代100kWh的華為800V巨鯨電池,官方號稱充電5分鐘,續航增加200公里,百公里平均電耗13.2kWh。
電動汽車追求的“冰箱彩電大沙發”,享界S9也是一個不落。在后排扶手處,享界S9裝配有一個冰箱,支持冷暖制動效果。
與問界M9相似,享界S9也搭載有一塊32英寸的投影幕布,并在側窗、后窗、三角窗等位置設置了隔熱遮陽簾,用以增強投影清晰度。
一直被余承東鐘愛的零重力座椅,這次也搬進了享界S9后排,令其成為業內首個量產的轎車零重力座椅。
享界S9 分為Max和Ultra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9.98萬元、44.98萬元。兩個版本區別在于,Ultra版從后驅升級為了四驅,且將選配的零重力座椅和激光投影系統,改為了標配。另一個區別在于,Ultra版因為采用輪胎不同,綜合續航里程為721公里,零百加速快至3.9s。Max則擁有更長的816km續航,零百加速相對慢些,為5.98s。
智能駕駛也成為享界S9的一大亮點,其首發搭載華為ADS 3.0,應用了最新的華為端到端技術,泊車代駕、自動過閘機、障礙物挪開即停等功能一一上車。
面對同為端到端架構的特斯拉FSD,余承東稱,“FSD上限挺高,但它的下限很低”,如會碰到馬路邊,有時識別不出前方的白色障礙物等。華為則在ADS 3.0中新加入了一個本能安全網絡,號稱可以避免類似錯誤。
享界S9的另一個亮點則在于主動安全,對于靜止車、側翻車/水馬,不管人駕還是智駕,華為AEB都已經可以做到在120km/h時速下剎停。
余承東還不忘舊事重提,稱4月份的一場問界車主事故,當時采用了外部供應商方案,其AEB的工作范圍是速度在4至85km/h,超過85km/h便不再工作。當時山西運城的這輛問界M7追尾正在作業的灑水車時,碰撞時速檢測為115km/h,遠超AEB觸發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華為與北汽首次合作。早在2017年,雙方便展開合作,并在四年后推出了極狐阿爾法S HI版,這也是首個量產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車型。
不過,該車型未能取得銷量上的成功,甚至一度傳出雙方合作終止的消息。2023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余承東解釋道,華為HI模式下,原本合作的三家車企,眼下僅剩長安阿維塔一家。“一個是廣汽,放棄了,不做了。另外,北汽做的模式產品有點問題,他們定義的產品,在市場競爭力上有點問題”。
對于華為與北汽極狐的后續合作,余承東隨后補充解釋道,雙方并非終止合作,而是從HI模式升級為了智選模式。
模式升級的背后,也暗含著車企對華為態度的轉變。2021年合作打造北汽極狐時,華為面臨的是主機廠商普遍不信任的現狀。曾參與北汽極狐項目的前華為BU員工就曾向36氪提到,“傳統車企對華為還有提防的心態,這導致華為很多優勢發揮不出來。”
但隨著華為問界的成功,以及智能駕駛技術在電動汽車中的作用逐步被放大,車企對華為的合作熱情正在回歸。北汽董事長張建勇就在享界S9發布會上言明:“車企的靈魂從來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通過創新和開放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這才是中國車企真正的靈魂和應有的擔當。”
二
但在余承東再次豪賭純電路線之際,被銷量絆過一腳的車企,正在紛紛轉投增程路線。
研發增程式車型,已成為當下電動汽車領域的新趨勢。根據乘聯分會數據,自2021年以來,包括增程式產品在內的混動車型,增速開始反超純電車型,并保持至今。
2024年上半年,轎車中純電銷量同比增長12.9%,而混動銷量則同比增長68%。SUV市場增速更為夸張,其中SUV純電同比增長19.1%,而混動銷量則同比增長73.7%。
幾乎以一己之力帶火增程式車型的理想,更是在今年7月份重回月銷5萬輛的水平,以51000 輛交付量,刷新歷史紀錄。
余承東主導下的問界新M7,更是成為摸著理想過河的典范,在去年9月份上市以來,成為增程式提振銷量的最新代表,被余承東感慨道,新M7正在讓問界“起死回生”。
有問界珠玉在前,更多跟華為合作的車企,也想分一杯增程的羹。與智界S7同平臺的奇瑞星途星紀元ES,就被爆出將在四季度推出增程版的消息,借此來提振銷量。
同樣有華為加持、但銷量低迷的阿維塔,也被爆出將在下半年推出增程版本,而且,與增程版一同到來的,還或將有華為的ADS 3.0高階智駕功能。
華為系之外,東風奕派eπ007更是明確發布公告,在純電版已于3月份上市后,稱將在8月9日推出增程版,量產車型已經在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武漢二廠下線。
除此之外,極氪、智己、小鵬,乃至小米,也都相繼爆出有望推出增程式車型的消息。去年10月,小米SU7尚未發布之際,36氪PowerOn就曾爆料,小米汽車已確定開發增程式電動車,且在官網上,小米彼時還發布了對增程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等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不過,小米官方當時對此消息予以否認。
提振銷量之外,增程式車型的加入,還成為部分車企扭虧為盈的砝碼。7月初的長安汽車年中溝通會上,深藍汽車總經理鄧承浩便大膽放言,“深藍汽車的目標是今年年底實現利潤盈虧平衡,有機會成為國企里首個實現規模和利潤雙突破的新能源企業”。
在此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唯有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等3家車企,擺脫了虧損狀態,進入盈利新階段。
三
對余承東來說,豪賭純電路線除了需要直面銷量壓力之外,還需要迫切回答另一個問題,即在智界S7失利之后,華為究竟是否具備連續制造爆品的能力。
在今年的中國汽車百人會上,余承東提前透露了智選車業務盈利的好消息。他提到,今年前三個月智選車已經實現扭虧為盈,同期車BU接近盈虧平衡,并預計4月份后能實現盈利。
但盈利的代價之一便是,華為在其中投入了大量配套資源,導致其越來越無力支撐智選車等業務的無限擴張。宣告盈利消息3個月后,在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余承東坦言,目前想找華為合作的廠家很多,“但人手有限、精力有限,暫時只能合作四家(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做四個智能汽車的樣板。”
從現實狀況來看,樣板打造工程目前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問界M9/M7的大賣,證明了華為不僅能夠幫助車企把車造出來,且還能夠幫助車企把車賣爆。但華為的造車能力,是否具備復制擴展性,如今仍要打一個問號。
去年12月開售后,智界S7大定數一度超過1萬輛,但同期日產量被爆僅有80輛。在今年初接受騰訊汽車采訪時,余承東對此復盤道,“最主要的是當時交付出了問題,因為工廠搬遷,加上零部件短缺把熱度搞冷了,這一點是很大的問題。”
今年4-7月份,解決掉產能危機、開啟大規模交付的智界S7,并未迎來預期中的大賣,月銷量分別只有4546輛、3455輛、2995輛、2555輛,呈現逐步下滑態勢。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余承東開場講解智選車業務成績時,提到了問界新M7大定23萬輛、問界M9大定12萬輛,但到了智界S7,官方卻并未對外展示大定量。
此次與北汽合作的享界S9的成功與否,無疑將是華為對外輸出造車能力的又一次大考。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場對余承東的新考驗。只從成功團隊選拔干部,這是任正非給華為劃定的干部提拔原則之一。對于還想繼續打仗的余承東來說,不管是為了證明華為智選車的爆款制造能力,還是實現其在華為內部職位的晉升,享界S9都可能已是一場不可言敗的戰役。
在一次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余承東曾談到,2022年下半年發布的Mate 50系列,在立項之前,內部已經有人告知他不可能成功,“成本比別人高,還有如此多的限制”。Mate 50系列發布前,華為Mate系列已經斷更兩年。
“Mate 50如果沒賣好,那我日子很艱難。”余承東表示,那段時間內心痛苦時就會一個人夜里往外走,走到天快亮再回來,然后去公司上班,“當知道它賣得特別好的時候,我們又活過來了,我們又重新回來了。現在相當于我們生死之戰的這一仗打贏了。”
享界S9,會是余承東的又一個“Mate 50時刻”嗎?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趙晉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