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銷量大跌,被經銷商“逼宮”,只怪小米汽車太火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吳文武 來源|新品略財經(ID:nbscaijing)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部分經銷商“逼宮”保時捷總部,是當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銷量持續下滑的困境寫照,難道只怪小米汽車太火爆?
01
保時捷被部分經銷商“逼宮”
最近幾個月,豪車品牌保時捷似乎迎來了多事之秋。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這幾天,“保時捷被部分經銷商逼宮”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全網關注和熱議。
據紅星資本局等媒體報道,近日,有消息稱,保時捷中國部分經銷商發起抗議和抵制,準備“逼宮”保時捷德國總部。
汽車博主孫少軍發文介紹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表示今年保時捷銷量大跌,純電車型根本賣不動,緊跟著就是車價跳水,虧本賣車。
但保時捷中國區為了完成銷量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只是豪華車車價擺在那里,壓1臺相當于大眾豐田5至8臺,4S店一下子就受不了了。
后來就演變成保時捷的4S店和總部相互甩鍋威脅,現在4S店以停止進車為武器,公開“逼宮”總部,要求換高管、給補貼,雙方矛盾就此激化。
另據媒體報道,五一假期前,保時捷投資人給保時捷發了函,對近期銷售新車虧損,要求保時捷中國進行賠償,目前經銷商投資人約65%不提車。
5月25日,保時捷全球銷售董事來中國“滅火”,對保時捷中國目前遇到的問題,聽取中國區匯報。
保時捷中國官方也在5月27日緊急回應稱,保時捷正在全力加速電氣化進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保時捷希望與長期并肩合作的經銷商伙伴共同面對各種挑戰,相互扶持,實現雙贏發展。
保時捷還表示,將堅定不移地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與經銷商攜手共進,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謀求發展。
保時捷經銷商和保時捷之間的這起“內訌”事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保時捷銷量大跌,保時捷中國為了完成銷量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壓力全部轉移給經銷商,經銷商肯定不樂意。
經銷商“逼宮”汽車廠的事件以前也發生過,這次發生在保時捷身上,可見雙方的現實矛盾積怨已久。
02
只怪小米汽車太火爆?
但凡現在汽車圈有什么熱點話題,怎么也少不了小米汽車和小米SU7。
當“保時捷部分經銷商逼宮總部”話題沖上熱搜之后,在話題評論區上演了有趣的一幕。
有網友表示,小米汽車太成功了,給傳統豪車帶來很大的壓力。另一位網友的評論更有調侃味:小米上市把保時捷干趴下了。
小米汽車和保時捷上一次一同上熱搜發生在4月14日,當時有媒體采訪保時捷中國總裁,問如何看“米時捷”?保時捷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時邁回應稱:或許好的總是心有靈犀。
難道,保時捷部分經銷商“逼宮”總部,只怪小米汽車太火爆?
答案當然不是,最根本和直接的原因還是在于保時捷自身,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真的不好賣了。
據保時捷財報,保時捷在2024年第一季度共銷售了7.76萬輛汽車,同比下降了3.9%。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第一季度的銷量為16340輛,去年同期為21365輛,同比降幅達24%。
其實,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從2022年就開始了,只是今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高達24%,引發了市場很大的關注。
2022年,保時捷在全球賣了309884輛,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市場總交付量為93286輛,同比下滑2.5%,當年就成為全球唯一的下滑市場。
2023年,保時捷全球賣了33萬輛以上,中國市場僅有7.93萬臺,同比大跌15%,中國市場成為保時捷全球唯一下滑的大型單一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從2015年開始,中國市場一直是保時捷在全球的最大單一市場,是保時捷的搖錢樹。
而如今,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持續下滑,保時捷要完成今年的銷量,會有很大的壓力。
多方信息顯示,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早已經反映在市場一線,在保時捷各種促銷方式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條是:買保時捷,送小米SU7。
03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當保時捷的銷售為了賣車都把網紅車小米SU7相關聯之時,可見當前的保時捷多少有點焦慮了。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如今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下滑,這或許注定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情,畢竟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躺贏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早已經不同過去。
和很多豪華汽車品牌一樣,保時捷的部分車型也同樣受到了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挑戰和競爭。
燃油車時代,保時捷等豪華汽車品牌有著很高的附加值,盡管保時捷也推出了電氣化車型Taycan等,在全球其他國家都賣得不錯,但在中國市場,保時捷電氣化車型的魔法失靈了。
奔馳、寶馬等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整體上賣得都不好,一直瘋狂打折促銷,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本土汽車品牌更有優勢。
保時捷的銷量擔當、入門級車型Macan很受歡迎,但現在這款車受到了中國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沖擊,多家國產品牌也推出了5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另一面,保時捷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引發的價格戰與捍衛高端豪華品牌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保時捷是一家豪華汽車品牌,非常硬氣,不參與價格戰,保時捷全球CEO奧博穆曾堅稱“絕不降價”,就是為了捍衛保時捷豪華品牌價值觀。
然而在一線市場的現實中,保時捷的經銷商們都在做各種營銷、折扣、甚至還有保時捷銷售喊出了保時捷Taycan史無前例的降價,這與保時捷捍衛豪華品牌價值觀之間是完全相反的。
新一代年輕人的豪華汽車消費觀,特別是在看待電車品牌選擇的時候,更是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更多年輕人選擇國產品牌,這種消費觀的改變對保時捷們的影響很大。
保時捷應該也看到了,在中國買國產高端豪華純電車的消費者和買保時捷入門車型的消費者是同一撥人。
當然保時捷銷量大跌,也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車型換代的空檔期,多少也受到了當前消費大環境的影響。
當前,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不斷向上突破,不斷搶奪豪華汽車的市場份額,多家豪華汽車品牌為了捍衛品牌價值觀反而逆勢漲價。
面對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保時捷選擇增配漲價。另外奔馳發布的多款新一代車型價格也都上調了,但最終到市場一線,折扣也是很給力的。
雖然目前保時捷正在加速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但保時捷電車賣得挺貴,至少在電車業務上,肯定沒有實現保時捷的既定銷售目標。
中國市場是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應該積極做出更多改變,畢竟時代變了。
保時捷未來在中國市場將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挑戰才剛開始,未來保時捷在中國要講出更多新故事。
不過,不可否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依然有著很強的品牌影響力,至少保時捷的燃油車依然會有很多人買。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品略財經(ID:nbscaijing),作者:吳文武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