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IPO融資縮水、港股新股募資創新低、OpenAI成千億獨角獸
作者|發哥說新股 來源|格隆匯新股(ID:ipopress)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日子,上周小編在文章中總結了2023年A股IPO市場的關鍵詞,今天就來看看港股、美股市場IPO情況。
1.A股成全球最大融資市場
2023年A股IPO融資額領跑全球。據德勤報告,上交所、深交所成為2023年全球IPO融資額前兩大交易所,納斯達克、紐交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進入前五名,香港交易所排在第六位。
2.全球前十大IPO融資大幅縮水
2023年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資規模大幅縮水,融資總額同比幾乎腰斬!據德勤報告,2023年全球前十大IPO融資總額同比下跌53%。
2023年9月,軟銀控股的芯片設計公司Arm在美股上市,融資額約409億港元,成為年度全球規模最大IPO;但Arm的融資額還不到2022年登陸韓交所的LG新能源(融資額843億港元)的一半。
A股方面,2023年科創板也迎來華虹公司、中芯集成、晶合集成三家融資額超百億港元的新股,但依然遠不及2022年中國移動、中國海油分別高達637億港元、394億港元的融資額。
3.港股IPO募資創20年新低
2023年香港IPO市場整體依然冷清,其中在2月和8月罕見出現兩次IPO新股零上市的情況,全年新股融資總額再創新低。
據統計,2023年香港共有73家新上市公司,其中68家IPO上市、2家介紹上市、3家轉板,新股上市數量同比減少17家;新股合計募資約463億港元,同比減少56%,IPO融資額創過去20年新低。
國際資金對港股市場影響較大,受美聯儲持續加息等影響,2023年港股市場表現疲軟、估值低迷,成交額顯著下滑,流動性不容樂觀,市場信心相對不足,這是導致港股IPO冷清的重要原因。
此外,缺乏超大規模新股上市也導致港股IPO融資額低于往年。2022年不乏中國中免、天齊鋰業、中創新航這種募資額超百億的巨無霸登陸港股,而2023年港交所上市新股中募資總額最高的珍酒李渡也才募資53億港元。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副主席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鎮國曾表示,如果恒指能穩定在20000點水平,IPO額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的大型新股才容易順利上市。
未來隨著美國加息見頂,疊加香港特??萍脊旧鲜兄贫?、下調股票印花稅、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等措施的推出實施,港股IPO市場有望迎來復蘇。
4.港股上市新股中9成為內地企業
分地區來看,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中,絕大部分為中國內地公司。據德勤報告,2023年港股IPO市場中,來自中國內地的新股數量、新股融資總額占比分別為92%、98%,占比較大。
5.消費成港股IPO熱門行業
從行業來看,據德勤報告,2023年香港新股上市數量占比最高的是消費行業,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緊隨其后,醫療及醫藥行業位居前三,房地產、制造行業也進入前5。
6.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處于低谷
自2020年以來,美國曾大規模放水,利率一度被調低至接近零的水平,釋放大量流動性,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都迎來了一波上漲,同時也吸引了眾多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據Bloomberg數據,2020年中國企業赴美IPO年度籌資額高達133億美元。
但好景不長,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21年年3月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12月又發布《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實施細則,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底稿,如果不遵守相關信息要求,可能會被摘牌。
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情明顯遇冷,2022年市場尤為慘淡。直到2022年12月中概股審計底稿檢查落地,市場對中概股退市的悲觀預期才有所緩解。
2023年,受美聯儲加息等影響,美股IPO市場處于低谷,據初步統計,全年只有150多家公司登陸美股,其中包括30多家中國企業。盡管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同比有所增加,但整體融資規模僅8億美元左右,完全無法跟前2020年及2021年相比。
分行業來看,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里面,TMT取代金融服務成為融資額占比最大行業的行業。
7.OpenAI成千億獨角獸
近年來,隨著ChatGPT的火爆,不僅引發了人工智能熱潮,其背后的母公司OpenAI估值也火速攀升,OpenAI不僅從微軟那里籌措到130億美元,近期更是在談新融資。
據美國技術資訊網站“硅角”,OpenAI正與投資者洽談新一輪融資,其估值有望不低于1000億美元。美國CB風險投資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如果新一輪融資成功,OpenAI將成為估值第二高的美國初創科技公司,僅次于SpaceX(馬斯克名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8.美股IPO驚現“流血上市”
2023年9月,美國最大的食品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在納斯達克上市,盡管其IPO發行價以目標區間的高端定位每股30美元,估值達99億美元,但相較于兩年前的390億美元估值,縮水近7成,屬于是“流血上市”。如今Instacart的股價經過一番下跌,總市值已跌至約66億美元,當初投了他的投資人估計都傻眼了。
9.“越南特斯拉”上市“妖氣十足”
2023年8月中旬,號稱“越南特斯拉”的VinFast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隨后其股價一路飆升,上市十日暴漲近七倍!成為全球市值第三的上市汽車股,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
相較于股價的瘋狂表現,VinFast的業績卻有些“辣眼睛”。招股書顯示,近年來其收入出現下滑的同時,虧損也在擴大。同時VinFast雖然投錢建了自己的工廠,但其電動車的電池及大量零部件依然來自外部供應商。比如,其電池組件從三星SDI、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企業采購,零部件供應商包括ZF、FORVIA等,具體在文章中有詳細寫。
這種業績拉胯、缺乏核心技術,且估值極高的新股,投資風險非常大,在資金炒作階段興許能出現暴漲,一旦資金撤離,就會上演大跌。如今VinFast的股價已明顯下跌,總市值不足200億美元。
VinFast股價走勢,圖片來源于富途牛牛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新股(ID:ipopress),作者:發哥說新股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新股(ID:ipopress),作者:發哥說新股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