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市場“老大”地位不保,嘀嗒出行四闖IPO能否如愿?
作者|鬼神前鬼 來源|異觀財經(ID:DifferentFin)
在公司迎來成立九周年之際,嘀嗒出行又一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是嘀嗒出行繼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2023年2月20日之后第四次沖擊IPO,這次嘀嗒出行能否如愿叩開港交所的大門?
嘀嗒出行也曾備受資本青睞,投資方包括蔚來資本、IDG、崇德資本、易車、高瓴、京東、攜程等。其中,2018年的E輪融資中,嘀嗒出行斬獲8億元融資,令其大放異彩。
然而,隨著美團、高德、哈啰等強勁對手帶來的市場競爭壓力,以及行業監管趨嚴,嘀嗒出行在資本眼中“不香”了,E輪之后再未獲得新融資。此次嘀嗒出行重啟赴港上市,是否能如愿,能否獲取二級市場市場投資者青睞?
嘀嗒出行痛失順風車市場“老大”寶座
8月30日,嘀嗒出行再次提交赴港IPO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中金、海通國際和野村國際。
根據招股書信息顯示,按搭乘次數計算,2022年國內順風車市場中,前三大順風車平臺市占率合計為94.3%。按2022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嘀嗒出行市場占有率為32.5%,較2021年減少5.6個百分點,行業排名由第一降至第二。
對于順風車市占率及行業排名下降,嘀嗒在招股書中稱,主要因為順風車市場具有高度區域性,2022年廣東省受COVID-19疫情影響較小,而嘀嗒重點布局的城市受疫情影響較大,導致公司市占率下滑。而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嘀嗒出行廣東省交易額占比分別為35.7%、 34.7%、31.0%及28.3%,逐年下滑。
僅半年多的時間,嘀嗒出行就失去了順風車市場“老大”的寶座,排名第一的企業市場份額高出嘀嗒出行10個百分點。
根據招股書中的資料顯示,中國順風車市場目前排名第一的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出行平臺,為用戶提供出行工具和服務,包括共享單車、代步車、電池更換及順風車服務。該公司2016年成立,總部位于上海,由此可以推斷該公司為哈啰。
如今,哈啰順風車已成功超越嘀嗒出行,成為順風車市場的老大,從順風車認證車主規模以及乘客規模看,嘀嗒出行均被哈啰甩在身后。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嘀嗒順風車已在全國366個城市開通,認證私家車車主數量約1520萬名,為636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
2020年至2022年,嘀嗒出行順風車交易總額(GTV)分別約為81億、78億、61億;順風車收入分別為6.7億、7.0億、5.1億。
2023年上半年,順風車GTV為43億,同比增長53.6%,較2020年同期的33億增長30.3%;共促成6450萬次順風車搭乘,較2020年同期的5930萬次增加8.7%;收入3.7億,同比增長55.2%。
哈啰官網資訊顯示,今年1月13日,哈啰順風車發布業務上線四周年成績單,乘客數累計超1億,順風車訂單量達4.5億,其中2022年完成訂單1.5億次。截至2022年底,哈啰順風車累計認證車主超2200萬名。
嘀嗒出行的未來還有多少想象力?
營收增速作為判斷一家公司成長的重要指標,2020年至2022年,嘀嗒出行收入分別為7.5億、7.8億、5.7億。從近五年的營收增速看,嘀嗒出行的營收呈現了放緩的趨勢,2022年甚至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2023年,隨著國內出行和旅游行業回暖,嘀嗒出行總體營收也恢復增長。2023年上半年,嘀嗒出行收入4.0億,同比增長48.9%。
嘀嗒出行業務可以分為三塊,分別是順風車、智慧出租車、廣告及其他服務。一直以來,嘀嗒出行被詬病的就是其業務嚴重依賴順風車業務。事實上,嘀嗒出行早在2018年就嘗試通過布局新業務減少對順風車業務的依賴,但從目前的收入構成來看,幾年來嘀嗒出行的新業務并未能幫助公司實現實際性突破。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看,自2018年以來,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收入都是嘀嗒出行最大收入來源,貢獻的收入在總收益的占比逐年提高,最近三年,嘀嗒出行順風車服務貢獻了九成左右的營收。今年上半年,順風車業務收入占比更是高達94.4%,對順風車服務的依賴程度不減反增。
嘀嗒出行也在尋找出租車市場的機會。2022年,嘀嗒出行對出租車司機的補貼為819.7萬,同比增長159.4%;對出租車乘客的用戶獎勵為1096.5萬,同比下降21.0%。
與之相比,2022年,嘀嗒出行對私家車車主的補貼為606.1萬,同比下降79.4%,對順風車乘客的用戶獎勵為5794.9萬,同比下降31.8%。
然而,補貼并沒有讓出租車業務收入增長。2022年,嘀嗒出租車收入1.9億,同比減少40.5%;2023年上半年,嘀嗒出租車收入717.8萬,同比下降25.8%。
就目前的業務增長情況而言,嘀嗒出行依舊沒有找到順風車以外的業務增長點。
凈利潤方面,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嘀嗒出行期內凈利潤分別為-21.9億、17.3億、-1.9億、-2.2億,非國際財務報告經調整期內凈利潤分別為3.4億、2.4億、8471萬、8572萬。
在經濟含義中,毛利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毛利率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2020年、2021年、2022年及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82.7%、80.9%、75.1%和76.3%。
針對毛利率的下降,嘀嗒出行解釋稱,主要由于持續增加向私家車車主提供的補貼,以及提高了順風車搭乘投保的保險范圍上限,向保險公司支付更高的保險費。
國內四輪出行市場包括出租車揚招、出租車網約、網約車和順風車,順風車雖然只占1%份額。根據招股書,2022年,這四種出行方式的訂單總數分別約為109億、12億、85億和3億。
相較之下,順風車市場的市場規模并不大,這也導致順風車平臺的成長性是非常有限的。更何況,在嘀嗒出行在順風車市場的強敵,又何止哈啰一家?
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此次IPO募資擬重點用于:提升技術能力及升級安全機制;擴大用戶群并加強營銷及推廣計劃;增強變現能力;在中國出行市場價值鏈中選擇性地尋求戰略聯盟及投資收購機會等。
眾強敵分食,相比嘀嗒出行,其若干競爭對手擁有更雄厚的財務、技術、營銷、研發、制造及其他資源、更高的知名度、更悠久的經營歷史或更龐大的用戶群,可能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推廣及銷售產品,并提供較嘀嗒更低的價格,這可能對嘀嗒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嘀嗒出行未來能走多遠?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異觀財經(ID:DifferentFin),作者:鬼神前鬼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異觀財經(ID:DifferentFin),作者:鬼神前鬼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