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省份三季度“成績單”出爐:15個跑贏全國平均線,海南增速遙遙領先
作者|王晨婷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各省份正陸續公布前三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數據。
截至10月26日,已有29個省份公布數據,31省份中僅有西藏、新疆尚未公布。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相較上半年,各省位次保持穩定。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湖北超越福建,排名升至第7位。
從增速來看,29個省份中有15個跑贏全國(5.2%),海南、內蒙古以9.5%、7.2%的增速領跑,陜西、黑龍江、江西的增長情況則略低于預期。
△ 2023年前三季度各省份GDP總值及增速情況(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圖表:時代周報記者 王晨婷/制)
進入今年最后一個季度,不少省份已經喊出“拼搏四季度,確保全年勝”的口號。各省份將如何拼經濟?四季度哪些省份經濟有望加速升溫?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海南、遼寧等多地在近期召開會議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擴投資”被視為經濟收官戰的主要抓手。
一
海南、內蒙古增速領先全國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GDP同比去年增長5.2%。在已公布數據的29省份中,有15個跑贏全國平均,其中10個省份增速超過6%。
海南以9.5%的增速遙遙領先。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一、二、三產的增速分別為5%、11.1%、10.5%。
海南自貿港建設帶動下,“三架馬車”的拉動都很強勁。消費同比上漲12.1%、固投增長4.3%、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0.2%。
據海南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海南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23.2%、11.9%和13.2%;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7%,快于全部投資增速19.4個百分點。
不過,海南全省經濟總量仍處于全國相對靠后水平,距離總量前一位的甘肅仍有3400余億元的差額。
四季度一般是海南傳統旅游旺季,加上明年是海南全島封關運作前的最后一年,重點產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將加快落地,海南仍有廣闊的增長潛力。
內蒙古以7.2%的增速位居第二。在上半年,內蒙古增速已經達到7.3%,三季度稍有放緩。
投資拉動是內蒙古增長明顯的原因之一。前三季度,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2%,高于全國23.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3.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5.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4%。
而“科技興蒙”是目前內蒙古發展的其中一個主要抓手。從投資項目來看,新能源相關項目是重點。前三季度,新能源產業投資施工項目1264個,新能源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1.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9.2個百分點。
“下一步,自治區要繼續狠抓項目建設不松勁,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等領域深耕細作,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副局長汪傳敬解讀說。
此外,甘肅、四川、寧夏、浙江、安徽、山東、湖北、上海也實現了6%及以上的增速,東部、中西部整體分布較為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遼寧全省GDP同比增長5.3%,高于全國0.1個百分點,是遼寧近十年來同期首次超過全國水平。
二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拼經濟”
和今年上半年相比,三季度各省份GDP總量排名沒有變化。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依舊穩居前六位。
在已公布的數據中,從增量來看,江蘇以4527.3億元的增量略超廣東,居于首位。山東、浙江兩省增量較為接近,分別為3716億元、3432億元。
但河南前三季度增量僅有762.7億元,名義增長1.62%,實際增長3.8%,均低于全國平均。其與四川的差距也縮小到5000億元之內。
消費恢復不及預期,但河南失速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在于工業。
作為傳統工業大省,河南工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在近些年持續下滑,并在2021年跌出全國工業大省前五。今年1-4月,河南工業增加值更是下降0.3%,成為全國四個負增長的省份之一。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今年前三季度,河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0%,與全國持平。但其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仍舊偏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相對偏弱。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喻新安此前也專門撰文指出,“河南‘跌出全國工業大省前五’是一個標志性事件,不容否認,必須正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有了危機感,并提出一個“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8月,河南省印發《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河南先進制造業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列,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40%、其中制造業占比穩定在30%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2.3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力爭突破兩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2.8萬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
黑龍江前三季度名義增速也不高,僅有1.23%,實際增長2.6%;陜西名義增速僅有0.76%,實際增長2.4%,增速在目前公布數據的省份中排名最后兩位。
第二產業同樣是黑龍江經濟失速的主要問題。前三季度,黑龍江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198.9億元,下降2.1%,且降幅比上半年擴大2個百分點。
“黑龍江第二產業增速自2013年以來就基本低于全國。黑龍江第二產業的支柱是農副食品加工業,以及石油和煤炭開采加工業。在投資端,黑龍江投資占GDP比重較高,2022年比重80.2%,遠高于全國47.9%的平均水平,但投資增速較低。1-8月,黑龍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13.5%,遠低于全國水平的增長3.2%。”長城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蔣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黑龍江省政府在10月23日召開的分析會上提到,要奮力沖刺四季度,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要推動工業快速增長,著力抓重點穩增長、抓服務擴增量、抓投資增動能、抓招商上項目、抓創新優結構。
不僅僅是黑龍江,10月以來,已有多地召開了四季度重點工作的部署會。進入全年最后一個季度,開啟年終沖刺階段。
以安徽為例,提出要加快推動更多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積極開拓基礎設施投資潛力,盡力穩住房地產投資,尤其要強化制造業投資的關鍵支撐。10月7日,安徽2023年第四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089個項目總投資7074.6億元。
海南、遼寧、陜西等地也將擴投資作為四季度拼經濟的重要一環。陜西表示,四季度要打好穩投資攻堅戰,抓緊新開工600個以上省市重點項目,為投資企穩回升提供有力支撐。
“各級政府為了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會在四季度加大力度推動項目建設,以確保經濟增長穩定。四季度也是各地政府用盡預算資金的關鍵時刻,能夠避免預算閑置和浪費。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將促使相關企業和機構增加投資,從而推動投資的增長,四季度全國整體的基建投資也有望保持良好的態勢。”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王晨婷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