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職場劇《平凡之路》回溫,愛奇藝優酷跟不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范文 來源|奇偶派(ID:jioupai)
告別了《狂飆》《他是誰》《塵封十三載》《漫長的季節》春天的懸疑劇風暴,《星落凝成糖》《長月燼明》《護心》持久不衰的熱搜霸榜,5月和6月的國產劇集市場又迎來新面孔。
眾所周知,職場劇在國內一向水土不服,自從前兩年現實題材主旋律劇強勢崛起,都市職場劇“懸浮”“離譜”已成為觀眾的刻板印象,偶有一兩部如《今生第一次》《女士的品格》這樣的優質劇,也主要是因為其中女性議題的爭議性。
開年以來,愛奇藝的《今日宜加油》,騰訊的《平凡之路》《三分野》和優酷的《后浪》都在收視上取得不俗成績,都市職場劇終于熬過了普遍4-6分的“艱難歲月”,此次集體爆發,難道預示著職場劇又支棱起來了?
一
職場劇多點開花,但不夠“香”
5月3日開播的《平凡之路》可以說為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表現不俗的收視數據也印證了它的受歡迎程度,開播當晚酷云直播關注度破1.4,開播次日即突破1.7,關注度位居同時段全頻道電視劇第一;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開播24小時即破26000,成為2023騰訊視頻都市類熱度最高的劇集。
初看這部劇,賣點好像并不突出。主演郭麒麟、金晨、晏紫東不算當下最熱門的青年演員,但執導過史詩大劇《白鹿原》的劉進,和專攻都市律政劇的編劇陳彤第三次聯手,以“真實”和“殘酷”突破觀眾的期待。
這種相悖卻又和諧的自洽,正是當下職場劇沒能觸及的“敏感帶”,導演通過開篇的第一場戲,就能讓觀眾直觀感受到。
偏狹的出租屋里塞滿各種雜物,母子兩人一張床上下鋪,早高峰搶著用的廁所,母親正在等客的網約車中吃盒飯,從鞋盒里取出的畢業證書等等。一開場,一股市井氣就撲面而來,終于在國產劇中展現出普通人的居住環境。
主角潘巖和以往職場劇中一路開掛的人物形成了鮮明對比,作為剛畢業的職場小白,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和天降貴人相助,面試時甚至連一身合身的西裝都沒有。作為一個新人社畜,面對領導的挑剔刁難,客戶的反復無常,以及工作感情難以兼顧的無奈,潘巖的日常切中了大部分打工人的敏感神經。
《平凡之路》還展現了年輕人生動鮮活的辦公室生態。會上領導耀武耀威,會下員工們偷偷搞“小動作”;在茶水間傳八卦,領導冷不防突然閃現;四個人的小團體拉了六個群。這些看似游離于主線外的日常細節,層層渲染出了這部劇的真實質感。
一個個主題多樣的法律案件是推動《平凡之路》劇情的關鍵紐帶,劇中出現的“左娜父母離婚案”“男友pua致跳樓案”“見義勇為反被誣告案”“養老院宣傳欺詐案”等案件都取材自于現實生活,并且對于這些案件發生背后的社科人文要因都嘗試做更深層次的挖掘。
討論婚姻與家庭的困境、以法律應對職場性騷擾、如何看待網絡暴力、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獨生子養老等社會議題都有涉獵,并試圖引導觀眾對于這些社會議題做出思辨。
不過后期劇情從“菜鳥奮斗史”又落入俗套愛情和人設崩塌的怪圈,狗血的離婚案拉扯了一整部劇,辦公室劇情被大量壓縮,舒一南這樣的牛津大學法學系碩士,在潘巖面前就像個沒學過法律的小白,結局洗白小三、硬上價值觀,讓人直呼爛尾。
同樣近期熱播的《后浪》,豆瓣評論區甚至出現全一星的“盛況”。該劇由著名編劇六六“潛心七年”打造,吳剛、趙露思、羅一舟主演,以中醫文化為底色,講述了新老兩代中醫人的思想碰撞與文化傳承。
這部劇首先從主題的根上就經不起推敲,現如今中醫式微、傳統文化后繼乏人,于是吳剛飾演的任校長決定辭職親授弟子復興中醫,摒棄現代大學教育,恢復古代師徒制度。
主角孫頭頭雖然是“姜氏針派”傳人,但卻是個一天也沒學過中醫的外賣員,給客人頭上扔外賣、打人、闖紅燈,有點無惡不作的意思,突然就被感化痛改前非。更不用說后續兒科醫生、護士、女律師加入大師班,不需要一點基礎跟天分,只要有夢想就可以成為好中醫。
治病救人全靠玄學,號脈測出睡覺不穿襪子,一根銀針緩解低血糖,用百年瓦片加童子尿治療癱瘓病人。
豆瓣上中醫藥大學畢業的真中醫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一星差評,可見劇情有多雷人。
圖源:豆瓣截圖
雖然《后浪》首播收視率一度突破1.9%,但劇集“黑紅”的爭議從未見消,這兩部熱門職場劇都面臨高開低走的局面,主要是前期熱度話題在短視頻、社交平臺上迅速發酵。題材的現實關聯性有助于打破圈層,但本身質量難以支撐觀眾的多方位檢閱,隨著劇情深入,越來越多弊病顯露,也難怪引發網友批評。
二
律政、醫師外,還有哪些新“活”
過去職場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視為爛劇標配,大量瑪麗蘇流量爽劇套皮出道,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形。2018年大女主劇陷入了同質化的“死胡同”,職業劇開始與女性議題的結合,偶有像《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怪你過分美麗》《我在他鄉挺好的》這樣的女性群像劇強勢崛起,然而大部分還是反響平平。
總體而言,近年國產職場劇數量逐年上漲,但觀眾的整體滿意度并不高,大部分作品在熱度和口碑上難以實現雙贏。觀眾對此類劇最大的意見是人設蒼白,劇情浮夸,職業關聯性不強,缺乏行業深度內容,常常止步于對所謂“精英”階層工作和生活的想象式的圖解,精致地做些小兒科的鬧劇。
往往為了塑造主角而夸大個人能力,把職場變成了自帶光環、一路攀升的“秀場”,劇情過于渲染職場的勾心斗角和陰謀詭計,到后面一路過關斬將,觀眾帶入主角體驗扮豬吃虎的爽感,內里還是宮斗劇那一套。
很多劇里展現的職場,實際上與社會真實相去甚遠。在職場的背景板上,男女主角藕斷絲連的戀愛才是正事,這成為大多數國產職場劇的通病,也是觀眾吐槽最集中的雷區。其中,律政劇和醫療劇是重災區。
前幾年《急診科醫生》《外科風云》《青年醫生》《愛的婦產科》這些醫療劇,不僅名字如同粘貼復制,連不規范操作和常識性錯誤也都大同小異。
《急診科醫生》中對燙傷的科普是“輕度燙傷可以涂紫藥水不用包扎”,然而紫藥水早已被臨床拋棄;靳東在《外科風云》里演的外科醫生莊恕,竟然在手術室用手去抓手術手套的外側,完全違背手術室無菌操作的原則;《青年醫生》里將生理鹽水的用量說成9%,是生理鹽水正確用量的十倍。
國產的律政題材劇則多借鑒國外成熟劇集,但專業性嚴重欠缺,《精英律師》中一口氣背十幾條法條,咨詢費收10萬,都傳達著對法律界的刻板印象。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職場劇缺乏直面現實問題的勇氣,缺乏對觀眾關切的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表現,浪費了角色的可塑性和題材的時代關聯度。
真正的轉變是主流價值觀大量注入影視題材。2021年,主旋律成為那一年國劇的關鍵詞,全行業對主流價值表達的評價悄然劇變。
《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你是我的榮耀》對特警、航天、游戲等多個職場環境進行了真實刻畫,愛情劇嘗試為角色埋下現實底色;《我在他鄉挺好的》《理想之城》用真實與藝術并行的方法,描繪年輕群體的奮斗故事和個人價值,也為女性群像劇的創作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警察榮譽》《底線》《我們這十年》《縣委大院》等聚焦講述公務員隊伍的劇集出現,通過探討社會現象,成為觀眾了解廣袤基層的窗口,現實題材與主流價值敘事的開始螺旋上升。
現實題材劇集的創作緊密貼合生活與時代,表面上局限了創作者,實則廣泛的素材擴充了表達方式和情感信號。多題材多主題的作品達成百花齊放的景象,內容品質也有了進一步提升。
市場之外,從作品本身來看,職業劇天然具有主流價值宣傳的性質,除了公共服務職業,律師、醫生、空乘等國內外職業劇的“高大上”主角,也流露出對社會現實的更多映射。
B站自制劇《三悅有了新工作》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劇體驗,該劇聚焦國產劇鮮有提及的殯葬行業,不僅讓觀眾了解、理解國內殯葬行業和殯葬環境外,更讓大眾感悟生死和生命的價值,成為2022年度少有的幾部高分都市劇集之一。
圖源:豆瓣截圖
愛奇藝的《今日宜加油》《破事精英2》把視角放在集團各部門職員身上,重振情景喜劇旗號,充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和笑點。通過輕喜劇“玩梗”的方式切入,反映出背后真實而棘手的職場困局,是近十年內豆瓣評分最高的兩部國產情景喜劇。
可以看到,律師、醫生、IT精英等職場劇臉譜化人設,正在逐漸被更接地氣的職業所取代。這種溢出屏幕外的真實感,讓觀眾越發能夠從職業經歷中找到共鳴。仰視轉變為平視,職場劇的整體設定正在流向主流敘事。
如何在職場背景上進行細分和創新,才是這一賽道實現突破、造出爆款的核心要義。
三
騰訊職場劇,又一次階段性勝利?
如今的職場劇已經能夠做到不停留在探討某種職業本身,而是更關切職場背后的社會議題。在一系列法治題材里,兩性關系、婚姻問題、網絡暴力、虐待老人、蕩婦羞辱等犀利的議題,都以更加貼合新時代表述的方式被提出、討論。
從《歡樂頌》里的企業財務、《安家》里的房屋中介、《盛裝》里的雜志編輯,到《青春創世紀》的電商播主、《今日宜加油》里的公司企劃,越來越生活化、職業化、小人物化的切入點,讓觀眾看到某個行業、某類職場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更多人接觸到各行各業背后的隱秘。
隨著職業設定的人設轉變,影視作品中開始映射現實生活的困境,把握社會議題與行業特質的平衡成為影視公司的主流思路,我們能夠看到一條職場劇工業化路線正在搭建。
根據燈塔專業版,6月1日全網正片播放市占榜前十已有一半都是都市職場題材,其中愛優騰芒都有涉足。
圖源:燈塔專業版
騰訊在職場題材上已積累不少成熟作品,在前幾年的爆款都市劇《歡樂頌》《三十而已》《都挺好》中,婚姻與家庭關系始終是公眾熱議的話題。新麗傳媒推出的《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請叫我總監》等多部主題多元的都市生活劇,這些劇集深入探討了女性成長、婚姻觀念、職場奮斗等多元議題。
都市、家庭、時代、女性、職場等細分類型上騰訊視頻均有涉獵,已培養起平臺用戶心智。騰訊固然不缺好劇,但在播放量、熱度、口碑等方面,總是錯失良機。
《贅婿》《人世間》《卿卿日常》這三部閱文主出品的劇集,愛奇藝站內熱度破萬,成功打破各項收視和消費紀錄。
《二十不惑2》在愛奇藝、芒果TV熱播時,同期騰訊的《歡樂頌3》豆瓣評分已跌到4.8。作為曾經的爆款IP,《歡樂頌3》的熱度固然不低,但口碑的反噬對續作的影響,卻也與平臺提出的“長期主義”背道而馳。
根據云合數據,騰訊2023Q1內容有效播放明顯下滑,期間推出的《君子盟》《夏花》《春閨夢里人》《歡樂頌4》后繼乏力,《愛情而已》《漫長的季節》等高口碑劇市場反響不佳。據QuestMobile報告,2022年12月在線視頻行業,騰訊視頻月活用戶規模次于愛奇藝,為3.96億,同比下降11%。
圖源:云合數據
所幸在進入Q2季度后,騰訊視頻找回了自己的節奏。職場甜野劇《三分野》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已突破27000,并連續摘下貓眼網絡劇熱榜日冠,熱度、討論度持續走高,基本穩定在全部劇集的熱度前三。
這部劇改編自晉江作者耳東兔子的同名原作,講述的是理工學霸和白富美大小姐從校園到職場的愛情故事。雖然基本是俗套的小甜劇模板,但不撒狗血、專心放糖的職場打拼還是能幫助觀眾舒緩緊繃的神經。
5月29日晚《公訴》首播僅40分鐘,騰訊視頻站內熱度破20000,當晚以2.29%的市場占有率成功拿下收視冠軍。但后續諸如犯罪分子頭目前一秒放走主角,下一秒在大庭廣眾之下將其開車撞死;檢察和公安兩個部門交流大會上兩方吵得不可開交等邏輯混亂的情節,劇本敘事水平上不過關導致該劇播放市占持續下滑。
今年以來包括講述航空人的《向風而行》、傳媒行業的《女士的品格》、公關團隊的《縱有疾風起》,豆瓣評分為6.9、6.6、5.9,騰訊視頻在職場劇新類型嘗試已能實現穩定產出,但也可以看出其工業化路徑上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四
寫在最后
職業劇的發力還在繼續,目前Q2待播的職場劇達9部以上,重點劇集包括騰訊視頻圍繞公共服務職業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愛奇藝的《金牌客服董董恩》和《我要逆風去》、優酷教育題材的《鳴龍少年》等。
曾經人人嫌棄的職場題材,隱隱有成為今年風向標的趨勢,各大視頻平臺內容制作與策略變得更加明確,騰訊要想留住用戶,平臺也需要從人才到內容的全面革新。
面對競爭對手浩浩湯湯的直球進攻,騰訊視頻還能領先多久?可能需要等下個季度給出答案。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奇偶派(ID:jioupai),作者:范文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