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增長乏力,短劇難成新引擎
作者|江蘺 來源|新熵(ID:xinshangxz)
今年上半年爆款劇的落寞,使得愛奇藝會員收入下滑早在意料之中。
長視頻平臺競爭已近白熱化!今年整個上半年,愛奇藝一改去年爆款頻出的強勁勢頭,略顯疲態,其業績表現未能匹敵優騰。
最近,2024年暑期檔,以優酷白夜劇場懸疑黑馬《邊水往事》的大結局宣告結束,該劇通過極致現實主義手法打造的異域世界,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也使優酷大吃流量紅利。
騰訊視頻暑期檔則以現代都市劇《玫瑰的故事》和古偶《長相思2》扛起大旗。其中,《玫瑰的故事》開播后創下騰訊視頻都市劇站內熱度值最高紀錄,抖音劇集熱度也打破歷史;《長相思2》熱度和口碑雖不及前部,但整體表現仍不俗,堪稱話題制造機。
與前兩者相比,愛奇藝暑期檔前期不溫不火,后期憑《唐朝詭事錄之西行》迎頭趕上,近期《九部的檢察官》《四方館》等劇熱度也不低,但就火爆程度來講,影響力不及優騰。
來源:豆瓣
得IP者得天下從來不是空談,為此,愛奇藝急忙拉來傳奇電影人“周星馳”造勢。
8月31日,港股上市公司比高集團與愛奇藝、宙靈文化傳媒訂立了一份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愛奇藝將有資格從比高集團能夠提供的知識產權(IP)清單中選擇不超過4個指定IP,進行多種類型的開發及制作。愛奇藝將于合作期內享有指定IP的獨家合作權。
作為比高集團背后的人物,周星馳早在今年四月份就宣布擔任愛奇藝S+級全新喜劇IP綜藝《喜劇之王單口季》的發起人,本次比高集團與愛奇藝的合作也早就傳出消息。
然而,就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強如星爺也沒有撐起愛奇藝的聲量。
01
會員吸引力式微
作為吸引用戶的核心,爆款劇的數量對于長視頻平臺獲客來說至關重要。2022年靠降本增效實現了首次盈利的愛奇藝,在2023年年初靠著一部《狂飆》打開了現象級熱度,此后《蓮花樓》《一念關山》等4部熱劇也均熱度過萬。
與爆款劇頻出相呼應,2023年愛奇藝總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10%,會員服務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15%。
但進入2024年,愛奇藝的爆款劇相較其他友商明顯減少,《追風者》成為平臺上半年唯一熱度破萬的劇集。重點發力的暑期檔,愛奇藝寄予厚望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對標騰訊視頻的《慶余年2》,口碑熱度均不理想。
這直接導致愛奇藝2024年上半年業績受挫,總收入74億元,同比下滑5%;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6870萬元,同比下降81%;歸屬于愛奇藝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2.469億元,同比下降58%。
其中,愛奇藝上半年會員服務收入為45億元,同比下滑9%;在線廣告服務收入15億元,同比下滑2%。作為占據營收大頭的核心業務,愛奇藝9%的會員服務收入跌幅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總收入和利潤。
去年同期,《狂飆》的熱播引發現象級觀劇熱潮,為愛奇藝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和用戶流量,使其達到了一個業務發展的高峰。然而,今年上半年爆款劇的落寞,也使得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下滑早在市場意料之內。
與愛奇藝相比,騰訊視頻上半年多部熱門電視劇的上線帶動了長視頻付費會員數量同比增長13%至1.17億;芒果超媒上半年會員實現營收24.86億,同比增長26.75%;盡管在阿里6月份季度業績中并未提及優酷,但優酷上半年幾部爆款的產出,無疑將吸引不少新增會員。
在總量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幾大長視頻平臺會員數量格局注定是此消彼長。盡管自今年一季度以來便不再公布會員數量,但市場從下滑的會員服務收入中也可窺見愛奇藝上半年會員吸引力不復輝煌。
02
短劇難挑大梁
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對以愛優騰芒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的沖擊為時已久,依靠明星效應、平臺渠道、劇集質量等固有優勢,長視頻平臺們近年來艱難地守住了陣地,而在固守的同時,日益火爆的短劇也令其把持不住,下場拼殺。
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抖音、快手兩大平臺實際播出微短劇381部,同比增長9.2%。近八成微短劇播放量達到千萬以上,有4部累計播放量超過10億。
短劇爆火,引來品牌投放熱潮。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預計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三年后達千億。
短劇巨大的商業價值,不僅吸引來了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引來了曾與之對壘的長視頻平臺。
無論是優酷設立"小劇場"頻道,愛奇藝開辟"豎屏控劇場",騰訊視頻上線"十分劇場",還是和芒果TV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黃金檔微短劇劇場,長視頻平臺們都渴望在新風口下分一杯羹。
新熵通過瀏覽愛奇藝短劇劇場發現,愛奇藝短劇延續了各大平臺通用模式,即免費觀看前幾集后,想完整觀看全集,則需要選擇看廣告或者進行付費。
誠然,在短劇由草莽時代發展至精細化制作階段,擁有多年精品劇制作經驗的愛奇藝們優勢明顯。然而,由于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偏好與長視頻平臺存在差異和錯位,以往靠長視頻獲客的平臺們,很難將用戶大量引至短劇板塊。同時,獨立于平臺原有會員之外的額外付費機制,也勸退了不少觀眾。
圖片來源:愛奇藝
對于急于尋找經濟增長點的愛奇藝來說,現有短劇獲客和變現模式與平臺并不適配,沒有先發優勢的愛奇藝暫時還不能憑短劇劇場挑起大梁。
內容出海,是當前國內長視頻平臺試圖打破存量競爭桎梏的又一必爭之地。在2023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愛奇藝CEO龔宇表示,海外業務是潛在增長點。
事實上,愛奇藝自2019年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2023年海外業務已經實現全年運營利潤盈虧平衡。公司半年報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愛奇藝海外業務總收入和會員收入均保持同環比健康增長。
愛奇藝“走出去”順應的是時代潮流,但勇立潮頭的弄潮兒永遠不會只有一個。
2019年6月,在愛奇藝推出其國際站iQIYI之前,騰訊視頻于泰國推出視頻流媒體服務平臺WeTV,優酷海外版本YOUKU則于2020年上線。
面對廣闊的市場,競爭一直存在,唯一的區別只是從國內卷到了海外。
03
“一魚多吃”遠遠不夠
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表示,將繼續推進內容IP多形式開發包括線下業務貨幣化,希望線下體驗業務成為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事實上,長視頻平臺“一魚多吃”的模式早已不是新鮮事。
以OST演唱會為例,早在2019年,由《陳情令》衍生的國風音樂演唱會在南京連開兩場,騰訊視頻線上直播時總人數達326.7萬,按30元的基礎定價計算,這兩場演唱會收入近億元。
相比于此前在公開票務平臺售票,2023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紛紛選擇了充值會員抽獎的方式以實現深度綁定用戶。
據此前報道,2023年愛奇藝熱播劇《蓮花樓》播出完一個月后舉辦了主題演唱會,該演唱會及衍生品銷售額突破2500萬。據了解,用戶可以通過購買愛奇藝星鉆年卡的方式獲得現場門票的抽獎機會,單張年卡448元。
騰訊視頻《長相思》收官慶典,會員可以30元購買線上觀看券,線下門票則需要通過充值騰訊視頻SVIP年卡、消耗積分等方式獲得抽獎機會。為得到與偶像面對面的機會,有人花費超千元充值了SVIP年卡以獲取30次抽獎機會。
除OST演唱會,爆款劇線下體驗業務花樣繁多。單就愛奇藝來說,無論是《風起洛陽》《唐朝詭事錄·西行》VR全感劇場多城市落地,還是《我的阿勒泰》帶動地方文旅,或是IP周邊商品店和線下親子主題樂園的打造,由爆款劇衍生的線下體驗業務已經基本成熟。
長視頻平臺內容搶奪戰已進入next level,線下聯動固然可以使單個IP收入最大化,但就長期發展而言,押注IP才能以上游會員和廣告增量供養線下體驗業務,重中之重還是提升爆款持續制造能力,“一魚多吃”不夠,還需多幾條魚。
據了解,比高集團手握《喜劇之王》《食神》《西游》《美人魚》《長江7號》等多個熱門IP,愛奇藝與其合作對IP進行全方位開發與制作,已將市場期待值拉滿。
但正如獨木難支大廈,單靠周星馳也帶不動愛奇藝。想要產出下一部現象級爆款,愛奇藝還需思考如何多點優質創作者,多點匠心。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熵(ID:xinshangxz),作者:江蘺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