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怎么看股市?
習大大在書面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首次提到股市,這是為了應對對中國股市的兩大質疑,一是為什么救市,二是中國股市前景如何?這也是習大大具體提及股市的第一次。
為什么救市?答案很清晰,為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緒,避免了一次系統性風險。境外成熟市場也采取過類似做法。這說明救市之時,政府判斷當時處于系統性風險之中,市場機構主體恐慌性去除配資杠桿,強行平倉風潮蔓延,從信托到銀行無法置身事外,有配資群體一夜之間淪為赤貧階層。
現在系統性風險基本已成過去式,對于配資的清理已到關鍵階段,已經買單的人只能“留待后來者”。
在處理過程中,還會有一些技術障礙,比如接口轉移后,券商的技術與服務是否能夠跟得上。9月17日下午,證監會宣布向地方證監局下發《關于繼續做好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通知》,首次以和緩的態度強調券商清理配資不再“一刀切”,明確三大清理范圍,也給出了三大建議。三類清理范圍可以概括為:依靠HOMS等系統進行分倉、具備非實名等特征的傘形信托、單一信托以及投顧直接下發投資指令的結構化產品。三大建議概括則是券商可以與信托公司溝通,采取將違規賬戶的資產通過非交易過戶、“紅沖藍補”等方式劃轉至同一投資者的賬戶,或者取消信息系統外部接入權限并改用券商PB交易系統等方法處理。
考慮到清理最后關頭不到最后的2000億,應用一些靈活的方法未必不可取,如相關信托產品在最后存續到期日清理,而券商與監管層能夠明確地了解背后的投資者數據,將風險掌握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如果進行產權轉移等有可能麻煩更大。按照產品存續自然清理完成后,不再接入任何非實名資金。
中國政府是否比其他政府更多地干預市場?習大大表示,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股市長期穩定發展,防止發生大面積恐慌。只要保護好投資者利益,市場不搞得雞飛狗跳,政府沒什么好出手的。
誰都知道中國這個年輕的市場有時非常狂熱,政府首先要減少熱度,不要動不動在某些特殊的媒體上大喊牛市、預測點位,干分析師的事,有時候還挺準,有時候錯得離譜把小散坑進去了。時間長了,投資者如果條件反射的貓,就看到政府的幾個指揮棒,想不受政府影響都難。甚至政府某些部門在風險不可測的情況下,引入一些可怕的金融衍生品,把市場搞得一團糟還在替人數錢。要保護好投資者利益,接下來,集體訴訟制是否該提上議事日程,類別表決制是否該重新回到視野,或者舉證倒置機制是否應該落到實處。
接下來市場會怎么走?中國股市前景如何?無需多說,前景光明,短期市場如何?習大大認為,在綜合采取多種穩定措施后,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也就是說,從各項指標來看差不多了,雖然市場未必會牛,有個修復的過程,但這是市場自己的事,跌一點漲一點別找政府,政府管不了市場的事,但可以管也必須管內幕交易以及市場大戰。
如果判斷市場未來可以自行修復,也就可以據此判斷出,政府該堵上的制度漏洞依然會堵上,不會為了呵護市場而諱疾忌醫,不會讓大量救市資金再源源不斷進入市場,一切由市場說了算。不僅如此,考慮到大量被深套的股市不會因為近期的劇烈波動而解套,可以預計A股市場未來向上的走勢漫長曲折,需要以量換價、需要一批人夯實基礎,這么說吧,市場的坑底慘烈異常。
幸運的是,經過這么多曲折,中國最后的市場化希望之苗還在。采訪中表示,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未來除了股票市場外,類似于債券市場、資產證券化品種等會是投資籃子里的主流品種,同時中國居民對不同種類的貨幣配置也會增加,人民幣、美元、歐元、澳元投資絕不會少見。
中國市場仍是年輕而蠻荒的市場,對倒、掛撤單,各種技術手段影響股價,政府部門如果在不可測、無人管的情況下放縱某些高風險手段,應該對此負責。
文中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證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0af19cc6b7954119.html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互聯網+證券:引發證券服務巨大變革 |
預計2015年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或達8 |
P2P行業現狀分析 進入千億資產證券化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