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購限貸都仍無法提振樓市信心
9月22日,有傳聞稱首套房認定標準將放松將獲得申萬地產證實,四大行將出政策,放松首套房認定標準,只要房貸貸款余額還清都算首套房。據披露,9月19日,央行已召集各大行開會,透露這一想法,目前正在吹風階段,預計該政策會較快出臺。這一消息仍未得到最終確認。
到目前為止,房地產已基本取消限購,限貸逐步放松,呵護市場之意明顯。但取消限購限貸,無法從根本上提振房地產市場。
取消限購是為了增加消費者,如果房地產收益預期上升,就是限購投資者也會打通關節進入市場,如果房地產預期收益下降或者風險不明朗,就是向全世界開放市場,也不會引來購房者。
取消限購限貸
本地居民在本地購房如果屬于剛性需求,原本就不在限購之列,如果屬于投資性需求,進入市場取決于投資性收益,由于房價環比下行,投資性需求收益率下降,還會面臨有價無市兌現困難的風險。未來房產稅、遺產稅等,也是籠罩在投資者頭上的陰云。
中國剛性需求以家庭戶數為標準。5月14日召開的2014年國際家庭日中國紀念大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發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時指出,中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居世界之首,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平均家庭規模為3.02人。計劃生育家庭成主體,目前有3億戶計劃生育家庭,占全國家庭戶總數的70%左右。如果4.3億戶每戶擁有住房100平米,中國需要的剛性住房面積為430億平米。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數據,截至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16億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若按照今年前8月的銷售速度,去化周期為10個月左右。最近兩年多來,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增幅達到86.4%。這一數據是較為保守的數據,保障房、福利房納入的不夠。
住宅庫存與剛性需求量相比,似乎不高。問題在于,如果人口不流動,剛性需求絕大部分被自有住房滿足。西南財大經濟學院院長甘犁課題組研究結果是住房擁有率高達89%,現有的房地產行業的產能,只需要它的三分之一,就能把這新增的需且給完全滿足了。
只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庫存難題,或者通過人口流動、城鎮化等辦法,創造剛性需求。比如,有人在老家某縣城購入一套住宅,卻在青島長期工作,有可能在青島再購入一套住宅。城鎮化如果有1億農民工朋友進城,假設全部需要在城市重新購房,需要3000萬套住宅,這是很樂觀的估計,如果人房分離只有研究的最高5.8%,那么我們只需要百萬套住宅。難題在于,進入城市的農民朋友如果迄今仍未在城市購房,大部分屬于較為貧困的群體,他們需要的是保障房,而無能力購買商品房。
還有一個辦法是創造投資者,讓中國百萬個家庭財富在百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源源不斷地把錢砸到房地產市場,以前在溫州、杭州、北京、上海等地我們看到過類似的盛況,也就是說,讓房地產成為家庭最重要的投資品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資產中的70%到80%是住宅,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節節上升。
現在投資者還愿意繼續購房投資嗎?手上握有現金的人巧遇少數性價比較高的樓盤,可以購入。但整體而言,投資者購房看中的是房地產的投資收益。不要說現在沒有限消限購,就是已經取消了限購,房地產價格能否漲過無風險收益率,都是個大問題。
以風險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作為無風險收益率標準,根據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截止9月20號,84家銀行共發行了817款理財產品,保本浮動和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共199款,市場占比為24.36%;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較上一期上升5個基點,至5.12%。無論如何,房地產投資收益應高于5.12%。但房價環比連續下跌。
銀行房貸成本居高不下,按照融360網站的數據,最低的民生銀行基準價打85折,首套房貸利率為5.57%,還有備注“近三個月內金融資產超過500萬元的客戶可以享受8.5折利率。這500萬元并非存款,而是需要在民生銀行購買相應金額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時間要求基本在6個月以上”,銀行對于房地產的謹慎態度一望可知,如果貸款難利率高,房地產收益率不可能上升,投資者也就不可能入市。
要提振樓市信心,或者宣布房產稅十年內不征收,或者大幅壓低房貸利率,舍此,別無他途。
相關推薦 |
2014年樓市成交萎縮 樓市拐點將至? |
南寧否認松綁限購救樓市 經濟一體化將成 |
樓市限購政策陸續取消 房價或報復性上漲 |
習李新政不提地產調控 任志強認為樓市不 |
府谷恐成鄂爾多斯第二 樓市崩盤再度來臨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