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城市供熱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能國際(600011);華電國際(600027);大唐發電(601991);協鑫能科(002015);京能電力(600578);物產環能(603071);哈投股份(600864);惠天熱電(000692);中原環保(000544)等
本文核心數據:城市供熱行業規模;城市供熱競爭格局;城市供熱發展前景
行業概況
1、 定義
城市供熱行業屬于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9年修改版),熱力生產是指利用煤炭、油、燃氣等能源,通過鍋爐等裝置生產蒸汽和熱水的活動;熱力供應則是指將生產或外購的蒸汽、熱水、地熱、溫泉等進行供應銷售,并對供熱設施定期維護和管理的活動。
城市供熱系統是指利用集中熱源,通過供熱管網等設施向熱能用戶供應生產或生活用熱能的供熱網絡。我國城市供熱熱源的型式有熱電廠、集中鍋爐房、分散鍋爐房、工業余熱、核能、地熱、太陽能、熱泵、家庭用電暖器和小燃煤(油、氣)爐等。
從供熱范圍的角度來看,城市供熱主要分為集中供熱模式、分散供熱模式。所謂集中供熱,是指在工業生產區域、城市居民集聚的區域內建設集中熱源,向該地區及周圍的企業、居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一種能源方式。常見的集中供熱模式有熱電聯產、區域燃煤鍋爐、燃氣鍋爐、工業余熱利用和生物質供熱等方式。與集中供熱模式相對應的是分散供熱模式,常見的分散供熱模式有小煤爐、熱泵等方式。
2、 產業鏈剖析: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城市供熱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生產,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的供應;電子電器、儀表儀器、設備構件、閥門等的零部件;中游是熱力生產以及管網布置,下游是城市供熱的消費用戶,分用途有居民、商業和工業用途。
中國城市供熱的參與者重多,上游能源供應商有中煤集團、新天然氣、云南能投、江蘇新能、上海電力等;零部件有西門子、匯中儀表、正元地信、中核科技等;中游企業就是本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如聯美控股、寧波熱電、大連熱電等;下游是采購熱力的公司如中鐵集團,地方供熱公司以及使用熱能的企業群體和居民。
3、 行業發展歷程:從工業企業供熱走向城市集中供熱
目前,我國城鎮集中供熱主要分布于“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十三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以及山東、河南兩省。其中,寒冷區域(華北、山東、河南等區域)采暖季一般為每年的十一月中旬至次年的三月中旬之間,嚴寒地區(東北、西北等區域)采暖季一般為每年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
城市供熱在國內發展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4、 行業政策方向:政策推動供熱清潔化與智慧化
近年來,中國城市供熱行業政策圍繞雙碳目標、節能減排、老舊小區管道改造、城市建筑熱能效益等主題展開。國家層面,住建部發布多個政策,強調綠色建筑和老舊供熱管道改造,推動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鼓勵清潔能源供熱。地方層面,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政策,如安徽省實施供熱設備更新改造,浙江省優化供熱規劃、淘汰落后燃煤鍋爐等。這些政策為供熱行業向綠色、智能、高效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業發展現狀
1、城市供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近年增速顯著放緩
根據《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22年我國從事熱力生產和供應的規上企業營業收入為3681.34億元,同比增長11.13%。前瞻結合中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規上企業營收和歷史占比測算,2024年我國城市供熱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978.72億元。
2、我國城市供熱投資熱度逐漸恢復,近年固定資產投資額波動上升
2015-2023年,我國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額呈現波動變化趨勢,2023年末,我國城市供熱固定資產投資額為516.15億元,同比增長51.89%。根據歷史增速和近年城市供熱建設情況,前瞻初步測算,2024年我國城市供熱固定資產投資額為582.06億元。
3、集中供熱企業平均利潤率為負,整體來看供熱企業經營情況困難
根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公布的數據,在統計范圍內的133家企業中,全行業集中供熱收入3600億元,平均利潤率-1.0%。分地區來看,寒冷地區、嚴寒地區凈利率平均值分別為-1.7%和1.4%。其中,有77家企業享受供熱補貼,補貼前后凈利潤率為正的企業占比分別為45%和77%;77家企業供熱面積29.6億m2,補貼92億元,單位面積補貼金額為3.13元,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單位面積補貼金額分別為3.69和0.97元;但山西、內蒙、遼寧、黑龍江等地供熱企業補貼仍不能扭轉企業經營困難;北方城鎮供熱面積167億m²,實現凈利潤率3%,需再補貼約205億元。
注:數據統計時間為2023年。
行業競爭格局
1、競爭梯隊:上市企業營收差距較大
根據城市供熱行業上市企業相關業務營收情況,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企業供熱業務營收在50億元以上,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物產環能、上海電力、福能股份等企業供熱業務營收規模在20-50億元之間,處于行業第二競爭梯隊;協鑫能源、華電能源、京能電力等企業供熱業務營收金額不足20億元,位于行業第三競爭梯隊。
2、行業集中度:區域性強,集中度較低
由于中國各供熱主體分散在當地區域,且主要為當地供熱提供產品和服務,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以及采暖季限產,落后產能淘汰和整改力度的提高,小型企業業務資源萎縮,行業集中度目前處于較低情況,2024年根據TOP10企業的供熱收入以及熱力生產和供應企業總營收核算,CR3僅6.54%,CR5僅7.34%,CR10為9.49%,行業集中度較低。隨著行業內供熱節能全面解決方案能力提供商的資源整合,行業業務資源將進一步集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我國城市供熱市場仍會繼續保持增長,環保、節能的可持續發展的供熱方式將成為未來供熱行業發展的方向。隨著供熱計量改革的進一步完善,供熱收費標準化和規范化,將直接促進城市供熱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長。初步預計2025-2030年我國城市供熱行業將繼續保持年均4%的平穩增長態勢,到2030年,我國城市供熱行業總規模約為5024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城市供熱(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城市供熱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城市供熱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城市供熱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