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 我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地位(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達安基因(002030)、邁瑞醫療(300760)、迪安診斷(300244)、明德生物(002932)、東方生物(688298)、科華生物(002022)、圣湘生物(688289)等
本文核心數據:進出口金額;進出口產品結構等
體外診斷行業進出口整體情況
注:根據世界海關組織指定的《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的國際公約》,中國海關對體外診斷(IVD)行業進出口貿易的HS編碼為3002、3822、9018、9027,具體包含產品如下:
進口情況分析
進口金額逐年增長
2018-2023年,我國體外診斷產品進口規模逐年遞增,增速每年保持在6%以上。2023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產品進口規模達到3109.7億元,同比增長7%。2024年1-9月,我國體外診斷產品進口規模為2289.91億元。
進口產品結構:診斷試劑占比不斷提升
2018-2022年,我國體外診斷進口產品以診斷儀器為主,金額占比均在50%以上,但占比逐年減小。2023年,我國體外診斷儀器進口規模為1512.76億元,占比48.6%;體外診斷試劑進口規模為1596.94億元,占總進口規模的51.4%,超過體外診斷儀器進口規模。2024年1-9月,我國體外診斷試劑進口規模占比55.5%。
出口情況分析
出口金額先升后降、整體波動增長
2018-2021年,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出口貿易規模逐年遞增,在2021年達到2739.2億元,同比增長128.9%,主要系新冠疫情下,我國體外診斷試劑出口規模增勢較快。2022年后,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出口規模有所下降,2023年為1140.42億元,同比下降35.7%。2024年1-9月,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出口規模為909.32億元。
出口產品結構:診斷試劑占比有所提升,但診斷儀器仍占據主導
2018-2023年,除2021年外,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出口規模均以診斷儀器為主,但近年來體外診斷試劑的出口規模占比正在上升。2021年由于新冠檢測試劑需求旺盛,我國體外診斷試劑的出口規模同比增長393%,占體外診斷產品出口總規模的68.9%。2022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出口規模趨于平穩,體外診斷試劑出口規模回落至844.94億元,占總規模的47.7%。2023年這一占比繼續下滑,為15.6%,但相較于2018年仍有一定提升。2024年1-9月,我國體外診斷儀器出口規模占比為82.6%。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外診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