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超導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西部超導(688122.SH)、永鼎股份(600105.SH)、聯創光電(600363.SH)、百利電氣(600468.SH)、東方鉭業(000962.SZ)、精達股份(600577.SH)、金杯電工(002533.SZ)等
本文核心數據:超導行業競爭格局;超導行業企業情況
1、中國超導企業競爭格局
超導材料是一種新型材料,在一定低溫條件下,能排斥磁力線且呈現出電阻為零的特性。按照超導體的臨界溫度,可以將超導體分為低溫超導體和高溫超導體。臨界溫度低于-248°C至-243°C超導體為低溫超導體,高于-248°C至-243°C為高溫超導體。
——中國高溫超導材料企業競爭格局
當前國內涌現出多家高溫超導帶材廠商,主要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廠商有上海超導、永鼎股份、西部超導和上創超導等,第二梯隊廠商以聯創光電和百利電氣為代表,在高溫超導領域具備領先的研發實力和一定的競爭優勢,第三梯隊廠商為每年在下游需求驅動下不斷涌現出新的企業。
——中國低溫超導材料企業競爭格局
從低溫超導材料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當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低溫超導線生產技術,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國內僅西部超導的業務涉及NbTi錠棒和線材、Nb3Sn線材(包括“青銅法”和“內錫法”)和超導磁體的生產,是全球唯一的鈮鈦(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占據了市場的龍頭地位,其余企業分布在低溫超導產業鏈其余環節,如低溫超導磁體領域初西部超導外,還有寧波建信、濰坊新力等,下游超導應用和超導設備領域企業有東方鉭業、久立新材等。
3、中國超導行業區域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超導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和江蘇等省份。截至2024年6月27日,通過企查貓查詢超導行業有關企業共注冊10653家,其中廣東省1656家,江蘇省1281家,分別占比15.54%和12.03%,其余省份企業數量均在1000家以下。
注:①查詢日期為2024年6月24日;②查詢關鍵詞為“超導”,行業篩選為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4、中國超導行業市場集中度
中國超導行業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這主要得益于一些關鍵企業在超導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的領先地位。如西部超導、上海超導等。
此外,中國超導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還體現在特定技術領域的企業分布上。例如,在NbTi錠棒領域,國內僅有西部超導掌握相關技術,并實現了產品的批量化生產。在超導磁體領域,雖然有多家企業擁有制備能力,但市場依然集中于少數企業手中。
5、中國超導行業企業布局
隨著國內企業技術研發的進步,我國超導產業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但目前產業鏈企業數量較少,多數企業超導業務布局多個產業鏈環節,其中西部超導已實現全產業鏈布局,永鼎股份、聯創光電、百利電氣和金杯電工集中布局產業鏈中游及下游,寶勝股份、中天科技、創新新材、中孚實業等主要布局產業鏈下游環節,超導產品多為超導電纜等,具體布局如下:
6、中國超導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由于超導技術商業化進程緩慢,技術門檻較高,目前,超導行業競爭者數量較少,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低;
從供應商議價能力來看,超導產業鏈上游為稀有金屬原材料,儲量、產量較少,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
從消費者議價能力來看,超導產業鏈下游涉及交通、電力電子、軍事、醫療、機械工程等,市場需求較大,議價能力較弱;
從潛在進入者威脅來看,超導行業本質上是對新材料的探索,對物理現象的研究與應用,一旦超導技術實現商業化,將極大地改變下游的現狀,行業吸引力較大,但技術門檻高,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因此綜合來看超導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程度一般;
從替代品威脅程度來看,超導行業是一個新興發展的行業,目前超導現象的本質以及可實現超導現象的材料種類還有待探索,不存在替代品風險。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中國超導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導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超導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超導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超導材料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