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柔性電池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億緯鋰能(300014);安孚科技(603031);中自科技(688737);乾照光電(300102);中來股份(300393)等
本文核心數據:柔性電池產業鏈結構;柔性電池市場規模;柔性電池發展趨勢
行業概況
1、定義及分類
柔性電池,是一種具有一定柔韌性和可彎曲性的電池它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彎曲、扭曲或拉伸而不損壞其內部結構,這使得非常適合應用于可穿戴設備、柔性電子設備或其他需要電池彎曲或適應不規則表面的場合。柔性電池的設計允許設備制造商生產出更加輕薄、便攜、舒適和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
柔性電池可以根據其結構和組成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柔性電池分類:
2、產業鏈剖析
柔性電池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和電池生產設備供應商,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中游為柔性鋰電池、柔性纖維電池、柔性薄膜電池等電池制造商;下游為應用市場,包括可穿戴設備、醫療設備、無線通信、智能包裝、美容護膚等。
柔性電池產業鏈上游正極及負極材料代表企業有貝瑞特、當升科技、璞泰來、杉杉股份等;硅料硅片代表企業有TCL中環、大全能源、隆基綠能等;電解液代表企業有天賜材料、新宙邦、多氟多等;隔膜代表企業有恩捷股份、星源材質、中材科技等。中游柔性電池制造代表企業有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恩福賽、清掏能源、極展科技等;下游柔性電池應用領域代表企業有小米科技、華為技術、OPPO、樂心醫療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階段
柔性電池行業的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過程,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有望在多個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支持柔性電池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柔性電池相關政策主要為鋰電池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相關政策。近些年來,我國提出了一系列鋰離子電池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相關政策,加速了產業的發展,同時對鋰電池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安全性、技術體系、回收體系做出了規范,使得行業向更高端、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到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接近3億美元
由于為可穿戴設備開發柔性電池的研發活動數量不斷增加,同時柔性電子設備中薄膜電池的使用不斷增長,柔性電池需求將不斷增長。全球柔性電池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42億美元增至2.9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4.7%。
2、上游供給情況
(1)多晶硅產量增長超六成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多晶硅的使用范圍也不斷擴大,不僅成為了信息產業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材料,并且也是太陽能轉化為光能的理想介質。
我國多晶硅產業2005年以來在政策推動下起步,一路歷經產能過剩、淘汰兼并,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部分先進企業的生產成本已達全球領先水平,產品質量多數在太陽能級一級品水平。2023年全國多晶硅產量達143萬噸,同比增長66.9%。2024年隨著多晶硅企業技改及新建產能的釋放,產量預計將超過210萬噸。
(2)硅片產量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
我國硅片產量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硅片環節產業規模化效應強、產業集中度高,前十家硅片企業產量占比60%以上。根據中國光伏協會的數據,2023年全國硅片產量約為622GW,同比增長67.5%。隨著頭部企業產能的逐步落實,預計2024年全國硅片產量將超過935GW。
(3)鋰電池材料產量不斷增長
2017-2023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整體產量呈現增長的狀態,2023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為230萬噸,同比增長24.32%。
在負極材料方面,2017-2023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整體產量同樣呈現增長的狀態,2023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量為165萬噸,同比增長17.86%。
3、下游需求情況
(1)可穿戴設備:市場正在進入穩定復蘇狀態
根據IDC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3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470萬臺,同比增長7.5%,前三季度出貨量總計達到9291萬臺,整體市場持續增長,正在進入穩定復蘇狀態。
(2)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受益于經濟水平的發展,健康需求的增加,以及利好政策的推進,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持續高增長。同時集采進入高速發展期,成熟品種逐漸迎來降價潮。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9830億,同比增長10.35%,整體市場保持增長的良好態勢。從藥械比角度看,中國目前藥械比水平僅為2.9,與全球平均藥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來醫療器械行業潛力巨大。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廣東省企業數量最多
從我國柔性電池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截止2024年廣東省柔性電池企業數量最多;江蘇省企業數量排在第二;其余省份企業數量較少。
注:圖中數據截至2024年3月21日。
2、企業競爭格局:市場集中度較低
目前,中國柔性電池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有兩大派系,分別是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
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目前我國柔性電池行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截至2024年3月按項目專利數量計算,柔性電池行業CR3僅為10%左右,CR5僅為15%左右,CR8在20%左右。
注:數據截至2024年3月20日。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支持柔性薄膜電池研發應用
為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從供給側入手、在制造端發力、以硬科技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了《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提升太陽能光伏和新型儲能電池供給能力,加快智能光伏創新突破,發展高純硅料、大尺寸硅片技術,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電池生產,推動N型高效電池、柔性薄膜電池、鈣鈦礦及疊層電池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規模化量產能力。
2、柔性電池將在性能、材料和生產工藝全面提升
柔性電池被世界經濟論壇列為“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之首。這種電池由可彎曲、折疊和拉伸的輕質材料制成,預計將很快全面進入市場。柔性電池的優勢包括更高的柔性、更強的能量、環保性強和安全性更佳。目前,世界各國研究人員正在競相探索用更新的材料和技術來制造柔性電池。柔性電池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消費類電子產品、醫療保健、可穿戴設備、電子標簽、航天工程等多個領域。柔性電池技術正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發展趨勢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它將不斷提升性能、創新材料、優化工藝并拓展應用領域。其未來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池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