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遙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衛星(600118.SH)、航宇微(300053.SZ)、四維圖新(002405.SZ)、中科星圖(688568.SH)、航天宏圖(68806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遙感行業市場競爭梯隊;遙感行業市場排名;遙感行業市場集中度
中國遙感行業市場競爭梯隊
以擁有/運營遙感衛星的數量為劃分依據,中國遙感行業可劃分為三個競爭梯隊。第一梯隊包括中國國防部和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擁有/運營遙感衛星的數量超過50顆;第二梯隊機構擁有/運營遙感衛星的數量在10-50顆之間,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5家機構;第三梯隊機構擁有/運營遙感衛星的數量不超過10顆,包括浙江時空道宇、珠海歐比特等。
注:UCS數據庫當前最新數據更新至2023年5月1日,下同。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京地區擁有行業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機構,包括中國國防部、中國科學院、二十一世紀空間等;吉林地區的代表性企業為長光衛星,屬于第一梯隊的機構;寧夏地區的寧夏金硅信息屬于第二梯隊;第三梯隊企業分布較為分散,分布在北京、廣東、浙江、天津等地區。
中國遙感行業市場排名
截至2023年5月1日,當前中國擁有/運營遙感衛星數量最多的機構是中國國防部,遙感衛星數量達到100顆;其次,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名,遙感衛星數量均超過15顆。
中國遙感行業市場份額
從市場份額來看,中國國防部擁有/運營遙感衛星數量占全國的比重高達28.65%,長光衛星和中國科學院的占比分別為16.91%和5.44%;前十名機構合計的市場份額達到71.06%。
中國遙感行業市場集中度
根據各機構擁有/運營遙感衛星的數量計算,2023年中國遙感行業的市場集中度CR1為28.65%、CR3為51.00%、CR5為57.88%、CR10為71.06%。可以看出,中國遙感行業的市場集中水平較高。
中國遙感行業公司業務布局及競爭力分析
從參與的遙感衛星數量來看,在上市企業中,中國衛星和航宇微的參與數量分別為5顆和8顆;在非上市企業中,長光衛星、中國航天集團、時空道宇、航天世景、二十一世紀空間的參與數量分別為59顆、10顆、9顆、4顆、1顆。從業務布局來看,上市企業航宇微和非上市企業長光衛星的布局較為完善。
注:1、截至2024年4月9日,UCS數據庫最新數據更新至2023年5月1日;
2、此處的遙感衛星數量包括建造、擁有/運營衛星數量的總和。
中國遙感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遙感行業上游是遙感衛星的制造、發射企業以及地面設備制造商,當前市場的參與者數量不多,且技術要求較高,中游環節向上游環節進行一體化布局的難度較大,導致上游的整體議價能力較強。行業下游是政府、軍隊、民用、商用等領域,對遙感需求較為穩定且未來有繼續增長趨勢,導致下游的議價能力一般。遙感行業與我國航天發展息息相關,在航天事業的強力支撐下,遙感行業發展迅速,暫未有替代品威脅。從潛在進入者的角度來看,由于行業的資金要求、技術要求較高,導致行業的進入和退出門檻較高,潛在進入者的威脅較小。從現有企業的角度來看,市場上的參與者不多,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且頭部企業的規模優勢、技術優勢明顯,現有企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一般。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遙感行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遙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遙感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從當前遙感產品市場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主要分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