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大健康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規模、區域分布、企業布局和前沿技術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大健康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白云山(600332)、云南白藥(000538)、愛爾眼科(300015)、九州通(600998)、藥明康德(603259)、老百姓(60388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中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中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中國醫療服務診療人數;中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等
產業概述篇:大健康產業鏈全景及價值鏈分布
——大健康產業范疇及界定
大健康產業是隨著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關聯產業的集合。“大健康”比“健康”的范疇更加廣闊,更加強調全局性和全周期性。從產品及服務性質角度,大健康產業范疇包括醫療產品及服務和健康產品及服務。
——大健康產業鏈全景圖:產業結構包含眾多細分行業
大健康產業鏈上游由產品及設備研發制造行業構成,主要包括醫藥研發外包、藥品制造、醫療器械制造、保健品制造、健康器械制造;大健康產業鏈中游由醫藥商業和健康服務業構成,其中,醫藥商業包括醫藥流通、醫藥零售、醫藥批發、醫藥倉儲等,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行業、健康管理服務行業、養老服務行業、健康文化、健康旅游、健康體育、健康地產、醫療美容行業、互聯網醫療、醫療信息化、健康保險等行業;大健康產業鏈下游主要為醫療機構、醫生及消費者(患者)。
基于上述大健康產業鏈分析,梳理大健康產業鏈全景圖譜如下:
——大健康產業價值鏈分布:呈“重心后移”趨勢
依據技術難度高低,中國大健康產業價值鏈呈“重心后移”趨勢。其中,傳統生產制造環節的價值最低,而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區塊鏈、VR/AR等新技術不斷成熟并加快在大健康產業的應用,大健康產業的價值不斷提升。
產業政策篇:大健康產業政策環境解讀
——中國大健康產業政策法規:“健康中國”戰略成產業發展重要引擎
國民健康已提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成為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022年,《“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提出立足大衛生大健康,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標準”體系。
——中國大健康產業重點政策匯總:行業受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務院、衛建委、藥監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規范、支持、規劃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政策,2016-2023年,大健康產業國家層面主要政策規劃如下:
——中國大健康產業政策目標:至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16萬億元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對大健康產業提出的政策目標,至203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0歲,嬰兒死亡率5.0%,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16萬億元。
產業發展篇:
——大健康產業發展歷程:醫療衛生體系向高質量發展
1994年之前,我國醫療行業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伴隨著醫療機構市場化的是與非的爭議,各項探索性改革進行,但總體仍缺乏整體性,系統性的改革,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尚未解決。1994年,國務院決定在江蘇鎮江、江西九江進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試點,為全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探索經驗,由此揭開醫改序幕。1996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衛生工作會議,提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開創衛生工作新局面。
2009年新一輪醫改方案正式出臺,并提出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實現"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的前提。時年,《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方案》也相應出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正式實施。由此,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公平性和可及性加速提升。
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開始普及,以往以治病為中心逐漸向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此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繼續出臺政策促進大健康產業多元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深層次健康意識覺醒,人民對健康這一概念有了更高質量的理解和追求。
——大健康產業供給情況:各類供給穩步增長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截至2023年底,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3.67萬家。
2020-2023年,中國醫療器械注冊許可備案穩步增長,截至2024年3月底,我國境內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超11.3萬個,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超1.9萬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超4.5萬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2018-2023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2023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上升至107.1萬個。
——大健康產業需求情況:互聯網醫療需求穩步增長
2015-2023年,中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整體呈現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2460元。
2020年之前,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數逐年增長,2020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數出現下滑。2022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為84億人次,同比下降0.8%。2023年1-8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45.2億人次(不包含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數據),同比增長5.3%。
近幾年,隨著我國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互聯網醫療需求規模穩步增長。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數據,近幾年我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移動醫療用戶規模達到3.64億戶。
——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規模持續擴大
大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是繼信息技術產業之后“財富第五波”。近幾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
企業布局篇
——大健康產業鏈競爭者入場進程:代表性企業成立較早的是新華醫療
從中國大健康產業代表性企業競爭者入場進程來看,該產業代表性企業成立較早的是新華醫療,其成立于1993年,多數企業在1995-2005年間成立,恒瑞醫藥、新和成、威高集團、國藥控股等均成立于該時期。從企業注冊資本情況來看,恒瑞醫藥較高,超過60億人民幣。
注:橫軸代表企業成立年份;縱軸代表企業成立月份;氣泡大小代表企業注冊資本。
在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參與者中,按照企業大健康產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可以分成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有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九州通,其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這些企業主要從事醫藥批發;第二梯隊有白云山、復星醫藥、智飛生物、云南白藥、邁瑞醫療、華東醫藥,其年營業收入在300-1000億元區間內,涉及的企業主要從事制藥、疫苗或醫療設備的生產制造;第三梯隊有新和成、新華醫療、恒瑞醫藥、威高集團等,這些企業在均在A股上市,年營業收入在100-300億元區間內。
大健康產業涉及的產業鏈環節眾多,包括醫療服務、醫藥商業、中藥、生物制藥、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營養品等。
區域布局篇
——中國大健康產業區域發展格局:主要聚集在廣東、上海等地
從大健康產業企業區域布局情況來看,我國大健康產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
注:1)坐標軸中心點為(4%,4%);2)氣泡大小代表該區域2021年集成電路產量,僅統計產量大于1億塊的省市。
——中國大健康產業園分布:四大核心產業集群
在399家國家級產業園區中,超過一半的產業園區將生物醫藥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經濟圈等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產業技術篇
——數字大健康平臺:賦能傳統醫療健康價值鏈
大健康產業的突破和發展有賴于生命科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一系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可從本質上改變提供健康產品及服務的方式。數字大健康平臺通過在線零售藥房、在線問診、線上消費醫療健康及數字醫療健康基礎設施等,賦能傳統醫療健康。
——醫療人工智能:提高醫療診斷準確率與效率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為影響醫療行業發展,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其應用場景主要包括:語音錄入病歷、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個人健康大數據的智能分析等,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可以提高醫療診斷準確率與效率;提高患者自診比例;輔助醫生進行病變檢測;降低制藥時間與成本等。
——醫療物聯網:感知、傳遞與處理為醫療物聯網技術的關鍵
醫療物聯網的實質是基于傳感器、RFID等技術實現醫療設備、環境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的“全面感知”;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等技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實現“安全傳遞”;并依靠數據存儲、數據挖掘等技術對醫療信息數據進行智能處理,從而建立起實時、準確、高效的醫療控制和管理系統。
趨勢前景篇
——發展趨勢:產品升級、服務升級、主體升級和市場升級
在政策、市場和創新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我國大健康產業正朝著創新多元化、集約化和融合發展的趨勢邁進,隨著大健康產業鏈發展不斷升級,大健康產業發展逐步呈現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趨勢:產品升級、服務升級、主體升級和市場升級。
未來,中國大健康產業將呈現高科技化、精準化、智能化、融合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發展前景:產業前景巨大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關乎實現國民健康長壽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及亞健康群體增加,國民對健康愈發重視,對大健康服務的需求不斷加大。據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預測到2025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將達到17.4萬億;到2030年將達到29.1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健康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