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煤炭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兗礦能源(600188);中國神華(601088);晉控煤業(601001);陜西煤業(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華陽股份(600348);山煤國際(600546)等
本文核心數據:煤炭生產量;煤炭消費量;煤炭市場規模;煤炭市場份額
行業概況
——定義
煤炭是指植物有機質伴隨地球地殼運動,經堆積、沉積、壓實等過程,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緩慢碳化反應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礦石,其主要成分為碳、氫、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醫藥、建材等領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熱、發電等領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業指從事煤炭開采、洗選、分級生產活動的行業。國內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山西、內蒙等地煤炭產量對全國煤炭總供給的影響顯著。
按照煤炭的屬性和用途,主要分為三大類:無煙煤、煙煤以及褐煤。
——產業鏈剖析:大型能源集團后向一體化布局,下游主要應用于四大行業
煤炭行業產業鏈上游為設備和系統,主要包括采掘機、掘進機等生產設備以及相關的智能化系統;中游為煤炭開采和洗選,主要煤種有褐煤、煙煤、無煙煤等;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含電力行業、鋼鐵行業、化工行業以及建材行業四大類行業。
從參與企業來看,上游包含華科電氣、雙環、圣亞機械等設備制造商;中游包括國家能源、陽泉煤業、兗州煤業等企業,大型能源集團亦布局上游相關設備制造;下游包括國家電投、山東鋼鐵等應用行業相關企業。
行業發展歷程:目前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
我國煤炭的有序發展可追溯至計劃經濟時期,建國后由國家規劃發展,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轉型,我國煤炭行業逐漸實現市場化。近年來,我國煤炭行業基于能源轉型的需求,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支持清潔化、智能化發展
2021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礦山安全監察局等多部門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煤炭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煤炭行業歷年的發展目標、煤炭開采的安全性建設、煤炭的清潔與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配套頒布《煤炭工業“十四五”標準化發展指導意見》、《煤炭工業“十四五”地質勘查指導意見》、《煤炭工業“十四五”基本建設的指導意見》等13個文件:
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煤炭行業規上企業數量回升
依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來看,2013-2022年,中國煤炭行業規上企業數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22年,煤炭行業規上企業數量有所上升,為4814個。
——我國煤炭行業供需缺口轉正
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2014年,我國原煤的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6年我國原煤產量下降至近十年最低點,為24.1億噸標準煤,主要由于煤炭行業進行結構轉型升級。20231年,我國原煤產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從我國煤炭的消費量來看,2001-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同比上升5.6%。但整體來看,雖然近年來我國煤炭消費量有所上升,但我國煤炭的供需缺口逐漸轉正。
——我國煤炭市場規模實現大爆發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每年發布《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報告中披露我國煤炭行業規上企業的營收情況。具體來看,2015-2020年,我國煤炭行業規上企業的營收保持在2萬億以上的水平,但整體呈下降趨勢。主要是由于我國近幾年能源結構轉型所致。2022年我國煤炭行業規上企業營收規模高達4.02萬億元。2022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預計達到4.5萬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預計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18%。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
從我國煤炭產業鏈生產企業區域分布來看,煤炭產業鏈中游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山西、貴州和內蒙古地區,貴州。山西和內蒙古是我國煤礦資源豐富的省市,貴州是南方地區多煤的大省。我國煤炭行業相關企業的分布與資源分布情況一致。
從上市公司的區域分布來看,企業的分布數量基本與我國煤礦資源的分布一致,以貴州、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區企業數量為最。從上市企業情況來看,山西省的上市企業數量相對較多,有山煤國際(600546)、晉控煤業(601001)、華陽股份(600348)、潞安環能(601699)、蘭花科創(600123)、山西焦煤(000983)等上市企業;北京含有昊華能源(601101)、中煤能源(601898)、中國神華(601088)等龍頭上市企業。
——企業競爭格局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數據顯示,排名前10家的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15.7億噸,同比增加4773萬噸,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1.5%。具體情況為:國家能源集團40109萬噸,增長0.2%;晉能控股集團28368萬噸,增長4.2%;中煤集團17853萬噸,同比增長2.4%;山東能源集團17202萬噸,同比增長2.3%;陜煤集團16734萬噸,同比增長10.1%;山西焦煤集團12316萬噸,同比增長2.6%;華能集團7206萬噸,同比增長10.4%;潞安化工集團6998萬噸,同比下降2.0%;國電投集團5388萬噸,同比增長4.8%;淮河能源集團5081萬噸,同比增長2.3%。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智能化、“綠色低碳”轉型,優質產能釋放
從我國煤炭行業“兩化融合”的文獻數量來看,智能化占比超過1/3,且隨著政策的重視程度提高,各大生產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另外,目前我國煤炭行業處于高質量發展期,響應“3060”雙碳政策的號召,煤炭行業逐漸向“綠色低碳”轉型,帶動優質產能發展,淘汰劣質產能。再者,近年來相關部門研究建立“基準價+上下浮動”的煤炭市場價格長效機制,我國煤炭售價彈性或逐漸趨弱。
——未來煤炭行業市場規模或達4.8萬億元
依據《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我國未來煤炭消費增長率保持在1%左右,另鑒于中短期煤炭作為電力、鋼鐵、建材以及化工等行業不可替代的燃料和原材料,雖然2021年我國煤炭行業市場規模實現大爆發,但中長期來看整體趨穩,預計到2029年煤炭行業規模或達到4.8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和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煤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煤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煤炭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