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力矩傳感器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柯力傳感(603662)、八方股份(603489)、申昊科技(300853)、中航電測(300114)、拓邦股份(002139)、香山股份(002870)、蘇州固得(002079)、賽摩智能(300466)等
本文核心數據: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產品布局;波特五力模型;
中國力矩傳感器市場競爭梯隊
力控傳感器領域國內外龍頭差距較大,國內宇立和坤維相對領先。根據高工機器人數據,2022年中國力矩傳感器市場依然以外資品牌為主導,國產份額低于30%,國內廠商主要有宇立儀器(未上市)、坤維科技(未上市,航天級技術)、柯力傳感(布局高端力矩傳感)、東華測試(力傳感器技術領先)等,國外主要有ADI、ST以及TDK等。
中國力矩傳感器市場近年來入局者逐年增加,但受限于該行業的高技術壁壘,真正具備批量供應能力的廠商依然較少,根據2022年國內銷量口徑,ATI、坤維、鑫精誠、宇立位于第一梯隊,各家廠商下游應用的側重有所差異。ATI作為全球龍頭,經過多年積累,應用面相對更廣,宇立在工業機器人磨拋行業和汽車碰撞測試行業應用較多;坤維在協作機器人、醫療手術機器人、醫療檢測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領域優勢顯著;鑫精誠憑借蘋果供應商的身份已經將其產品推廣到3C領域,同時在機器人和醫療行業也有布局。
全國目前力矩傳感器企業數量較少,從區域熱力分布圖可以看出,企業主要集中在傳感器產業較為集中的地區,例如江蘇、上海、廣東一帶。江蘇的行業競爭者有拓科智能、哈工拓普、常州新思維、摩騰電子;上海的主要有安乃達、中物精密;廣東代表性企業有奧庫曼、華力創、非夕機器人;浙江有興隆巨創機電、臺州中清科技。
中國力矩傳感器行業市場集中度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應用越來越聚焦于機器人與環境發生交互的場景,如打磨拋光、柔順裝配、醫療康復等,對機器人柔順控制的需求快速增長。低維度的力矩傳感器已經不能滿足高精度多場景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追求更高維度的產品。從行業集中度來看,目前行業內出現少數龍頭企業,但是受制于技術壁壘,暫時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優勢,因此行業集中度處于中等偏高水平。
中國力矩傳感器行業廠商產品對比
國內外龍頭廠商的產品覆蓋范圍和量程覆蓋范圍基本在同一水平。宇立儀器(SRI):一共設計生產了9大系列,300多個型號,量程范圍從25N~600000N,0.5Nm~9000Nm直徑15mm~1500mm,厚度5mm~110mm。國內其他廠商的產品系列有待進一步完善,量程覆蓋范圍基本在同一水平。
中國力矩傳感器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行業激烈程度較低,產品技術壁壘較高,現有國產企業正在根據下游需求情況進行業務計劃的制定。上游零部件原材料成本較高,因此議價能力較高,此外力矩傳感器制作成本較高,售價較高,目前全國產銷暫未突破一萬套,因此市場產品流通較少,產品目前價格水平較高,下游議價能力較低。由于行業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較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低,行業屬于高精度傳感器,不同類型傳感器可替代性較低。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力矩傳感器行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扭矩傳感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扭矩傳感器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扭矩傳感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扭矩傳感器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