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AI算力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百度集團(09888)、騰訊控股(00700)、浪潮信息(000977.SZ)、中科曙光(603019.SH)、華勝天成(600410.SH)、青云科技(68831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戰略集群;市場集中度;細分賽道;波特五力模型;
AI算力市場競爭梯隊
目前中國AI算力產業中,部分企業會部署更具全球競爭力的產品,例如微軟、谷歌、英特爾、英偉達、AMD和亞馬遜的AI算力產品,但部分也會進行國產算力產品的采購。我國具有競爭力的是阿里、百度、騰訊和華為,在產品和解決方案具備競爭力的是寶信軟件、中科曙光、電科數字、網宿科技等。
AI算力企業架構競爭格局態勢
從整體的算力行業來看,我國無論是在通用算力還是智能算力上均與國外差距明顯。英特爾、AMD、英偉達是算力的主要廠商,在全球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同時對中國市場進行供應。但近年來隨著美國芯片法案等對中國的制裁,我國AI算力自主研發任重而道遠。
在CPU中,阿里云、華為鯤鵬盡管市場份額極低。智能算力中華為昇騰、百度昆侖芯以及阿里云也在NPU領域有造詣。
AI算力產品競爭態勢
目前可以衡量國內AI算力競爭情況的模型有百度的文心大模型、騰訊的混元大模型、華為盤古大模型、阿里的通義大模型以及浪潮的源AI大模型。其中參數量最高的是阿里的通義大模型,高達十萬億級,而應用場景相對較廣的是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涵蓋聊天互動、文本生產以及文生圖等。
中國AI算力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行業激烈程度中等,細分賽道產品定制化程度較高,但是復用性有待提升,此外細分賽道上高端產品被國外壟斷,中低端產品出現一定程度的同質化現象,現有國產企業正在謀求進口替代方案。上游精密零部件議價能力較高,而下游議價能力較低。由于行業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較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低,但行業內存在一定替代品威脅。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AI算力行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AI算力(人工智能算力) 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AI算力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AI算力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AI算力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