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梯隊;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份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集中度等
1、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梯隊
根據營收水平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梯隊主要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營收在500億元以上,包含的企業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第二梯隊是營收在100億元至500億元之間的企業,包括蔚來、廣汽、理想、吉利、華為等企業。第三梯隊是營收在100億元一下的企業,包括長安、長城、奇瑞等。
2、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份額
從銷量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企業為比亞迪,2022年其市占率達到31.72%,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市占率為7.79%。特斯拉排在第三位,市占率為7.75%,其次是吉利,市占率為5.37%。其余品牌市占率相對較低,均為超過5%。
3、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集中度
從銷量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CR2為39.51%,CR4為52.63%,CR8為67.71%,總體來看,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龍頭效應明顯。
4、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布局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其中,江蘇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廣東省是新能源車企分布較多的地區。可以看出,我國東部地區汽車生產工廠分布較為密集,同時,造車新勢力總部數量較多,而傳統車企更傾向于在南部地區布局總部,而在東部地區布局生產工廠、研發中心。
從產能方面來看,我國頭部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建、已有工廠情況如下表所示。其中,小鵬、理想汽車生產基地數量較多,均達到5個。蔚來汽車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產能較大,單個產業園產能達到100萬輛,相比來看,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產能在10萬輛至40萬輛之間。
5、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來看,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是原材料與零部件企業,原材料端技術密集程度較高,同時核心資源鋰礦較為稀缺,此外,汽車芯片也長期面臨需求大于供給的情況,因此供應商議價能力相對較強。從下游消費者議價能力方面來看,下游是個人消費者,消費力分散,不能形成大范圍的統一采購,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如比亞迪、特斯拉等如果出現漲價,則將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迎來漲價潮,對消費者而言,議價空間不大。從現有企業競爭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現有競爭程度較為激烈,行業頭部效應明顯,如果想市場中爭取一席之位,難度較高。從潛在進入者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初創品牌的前幾年,企業或將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如“蔚小理”等。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手機系”企業在布局新能源汽車方面擁有著較大的優勢,主要原因為,當下新能源汽車已不再是只裝有鋰電池的或其他新型動力來源的汽車,而是及新能源與智能化為一體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因此,“手機系”企業紛紛依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開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進入方式主要是跟傳統車企合資設立新能源智能汽車品牌。因此總體來看,潛在競爭者威脅較大。從替代品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品是燃油車以及公共出行的交通方式。長期來看,傳統燃油車被新能源汽車替代是大勢所趨,因此威脅不大。而公共交通或將對新能源汽車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公共交通較為發達的地區,部分消費者認為沒有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因此公共出行方式或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一定的替代威脅。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汽車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