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青矩技術(836208.BJ)、廣咨國際(836892.BJ)、中設咨詢(833873.BJ)、建發合誠(60390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工程造價咨詢收入;注冊建造工程師數量;全過程工程咨詢收入;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發展歷程等
產業概況
1、定義及特征
工程造價咨詢是指面向社會接受委托、承擔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動態的造價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項目經濟評價、工程概算、預算、工程結算、工程竣工結算、工程招標標底、投標報價的編制和審核、對工程造價進行監控以及提供有關工程造價信息資料等業務。
工程造價咨詢貫穿著整個建設階段,同時對建設工程進行全過程造價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有利于提高建筑行業的成本控制水平,強化工程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水平,從而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設效率。
工程造價咨詢業是經濟簽證類行業與工程咨詢業的交叉,也屬于知識密集的智力服務業范疇,它具有獨立性、科學性、公正性、綜合性和系統性等顯著特征:
2、產業鏈剖析:中游業務更多元化
從產業鏈來看,公司工程造價業務的上游行業主要是電子信息產業和計算機、網絡行業,以及計價和算量產品。其中算量軟件有標準化軟件、變更及精裝算量軟件。中游是工程造價咨詢、工程咨詢、全過程工程咨詢、工程監理、勘察設計、招標代理等。下游主要房屋建筑、市政建設、公路建設、鐵路建設、城市建設等。
從產業鏈各環節主要企業來看,工程造價咨詢上游的網絡信息企業有奇安信、萬里紅、遠望谷、中科開迪等,工程造價軟件中計價產品龍頭企業是廣聯達,此外算量產品領先的還有魯班軟件、品茗、斯維爾等。中游的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眾多,例如中鐵設計、中冶京誠、建銀咨詢、青矩科技、信永中和等。
行業發展歷程: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進入3.0時代
專業工程造價咨詢萌芽期:我國的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興起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隨著改革開放的創新時代精神深入我國的經濟改革中,業主和承包商相互間潛在的利益矛盾也開始逐漸顯現,客觀上需要工程概預算人員持有客觀的態度,工程造價咨詢業務量大幅增加。1996-1999年期間,人事部與住房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的通知與《關于實施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標志著建筑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基本制度的初步完善。
專業工程咨詢規范發展期: 2003年《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頒布是我國工程造價改革大跨越,開啟清單計價模式使用,實現傳統的“量價合一”向“量價分離”的市場化模式轉變。
發改委在2005年發布《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辦法》,明確了工程咨詢單位必須依法取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工程咨詢資格證書》,開展相應的工程咨詢業務。
之后,住建部在2008年與2013年針對建筑工程造價行業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兩次進行修編,使其不斷適應時代與行業發展的需要。
2011至2019年,工程造價從行業初期的傳統手工算量,到全面的軟件算量,再到設計算量一體化、智能算量、智能組價、云計價、量價協同、BIM技術,行業軟件科技不斷升級,工程造價行業也進入了數字化轉型階段,造價咨詢公司紛紛打造企業級計價作業平臺、項目管理平臺以及數據分析平臺。
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詢時期: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時,作出了“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的重要論述。我國的已經由全過程咨詢1.0過渡到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詢,進入了全過程咨詢3.0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持續深入建設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
工程造價咨詢行業需要政策進行規范和引導,保證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做好公正、嚴格和專業的咨詢工作。2023年11月,發改委頒布《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做好項目建設實施管理。特許經營者應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優化工程建設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有效控制造價,保障工程質量,做好運營籌備。《意見》的出臺有利發揮工程造價咨詢服務的成本控制作用,為政府和社會在工程建設合作中保駕護航。2021-2023年國家層面工程造價咨詢行業政策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在2020年開始加速增長
根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我國2010-2019年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數量平穩增長,9年間增長了2000多家。2020年是一個企業數量增長的分水嶺,2020年7月,國家住建部發布《關于印發工程造價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推行清單計量、市場詢價、自主報價、競爭定價的工程計價方式,推進工程造價進一步市場化,政策增強了造價咨詢企業的發展信心,因此2020-2022年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從2020年10489家增長到2022年的14069家,2017-2022年年復合增速達12.5%。
2、注冊建造工程師數量突破14萬人
2016-2022年,我國共有工程造價注冊建造工程師從8.1萬人上升至14.7萬人,2022年建造師占全部從業人員的12.9%。其中,一級注冊造價工程師116960人,占比79.2%;二級注冊造價工程師30637人,占比20.8%。
3、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收突破1.5萬億元
我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總營收突破萬億元,行業規模持續增加。根據住建部公布的2016年-2022年《工程造價咨詢統計公報》,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營收從2016年的595.7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057億元,CAGR達到12.6%。2021年及以前,工程造價咨詢行業主要收入來自工程造價咨詢、招標代理、項目管理、工程咨詢以及工程監理五個板塊。2022年,為適應新的行業發展形勢,與2021年相比,工程造價咨詢統計調查制度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國發〔2021〕7號)要求,取消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統計范圍由原具有工程造價咨詢資質的企業變為開展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企業。
2022年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業務擴增,但為了提高與歷年營收的可比性,下圖按之前年份統計的口徑(包括的業務一致)計算2022年的營收。2022年,包括工程造價咨詢、招標代理、項目管理業務、工程咨詢業務收入以及工程監理,中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收為3189億元,同比增長4.3%。
注:2022年按照《工程造價咨詢統計公報》的全部口徑,企業營收超過1.5萬億
4、2022年企業營收結構變化較大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2022年工程造價咨詢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開展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企業營業收入合計15298.17億元。其中,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收入1144.98億元,占比7.5%;招標代理業務收入326.10億元,占比2.1%;項目管理業務收入623.23億元,占比4.1%;工程咨詢業務收入236.51億元,占比1.5%;工程監理業務收入858.12億元,占比5.6%;勘察設計業務收入2373.89億元,占比15.5%;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收入200.45億元,占比1.3%;會計審計業務收入8.43億元,占比0.1%;銀行金融業務收入3816.18億元,占比24.9%;其他類型業務收入5710.28億元,占比37.4%。
5、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占比下降
2018-2022年,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收入不斷增長,從2018年的892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145億元。但隨著企業營收的增長以及其他咨詢業務的多元化,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收入占比有所下降,2021年以前工程業務占比在30%,2022年由于調查統計口徑范圍擴大,稀釋了核心業務的占比,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占比下降為7.5%。
6、全過程工程咨詢行業滲透率持續攀升
政府對于全過程工程咨詢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過程工程咨詢收入規模有了顯著的提升,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收入占工程造價咨詢收入比重從2018年的22.2%增長到了2022年的32.8%。這種增長的背后得益于政策對行業的不斷支持。
注:全過程工程咨詢行業滲透率=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收入/工程造價咨詢收入*100%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第一梯隊區域企業占比接近一半
從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經營存續/在業企業區域分布情況來看,2022年江蘇省數量最多,超過1200家,其次是山東、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和廣東。這七個省份企業數量超過600家,占比46.6%,從全國范圍內最具競爭力,是第一梯隊區域。其次河北、河南、遼寧、山西等地區企業數量在300-600之間,占全國企業比重40%,是第二梯隊區域。剩下的地區企業較少,占全國接近14%,是第三梯隊區域。
2、企業競爭:設計總院整體收入領先
從工程造價咨詢市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規模來看,2022年,安徽設計總院以及河南設研院收入較高,營收分別為28億元和25億元,2023前三季度營收為20.36億元和14.6億元。其次是永福電力、四川路橋、青矩科技、廣咨國際和中設工程。從行業內企業來看,大部分營收在5-30億元之間,規模體量較小。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全過程咨詢不斷提升
工程造價咨詢行業是我國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的發展與進步對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未來BIM技術將持續深入,這將提高造價行業生產效率與數據精準度,降低人力生產成本,對工程量準確率的控制有更突出作用。全過程咨詢業務將整合行業工程造價咨詢能力,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及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這也是發展趨勢之一。此外,市場競爭更激烈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發展趨勢。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工程造價咨詢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工程造價咨詢單位以及相關投資機構準確了解工程造價咨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