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食用油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龍魚(300999);西王食品(000639);道道全(002852)等
本文核心數據:食用油行業競爭梯隊;食用油消費量;食用油行業區域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定義及分類
食用油,又名食油,即人體可食用的油,一般指制作加工食品過程中使用到的植物油脂或動物油脂。常溫狀態下,食物油呈液態。受油脂原料及加工工藝等影響,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欖油、棕櫚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核桃油等。食用油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能量、脂肪酸、磷脂等,有益于人體健康,不同食用油有不同營養特點。
食用油的分類方式眾多,具體如下:
——產業鏈剖析:產業鏈結構簡單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食用油產業鏈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種植、壓榨、精煉、包裝和渠道銷售等環節。油料作物經過初榨產出原油和粕類(副產品);原油精煉后,即為精制油(食用油)。產業鏈下游主要為個人/家庭、餐飲服務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消費者以及商超、電商平臺等銷售渠道。
目前,我國食用油行業企業眾多。其中食用油代表性生產企業包括金龍魚、山東魯花、上海良友、京糧控股、金健米業、西王食品、道道全、中糧科技等。上游原材料則是各類農業企業,包括敦煌種業、農發種業、登海種業、亞盛集團、隆平高科、北大荒等。下游為全聚德等餐飲企業以及京東、阿里、華聯等銷售渠道商。
行業發展歷程:目前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1993年以前,我國油料加工業長期處于國家嚴格監管之下,油脂實行定量供應,食用油行業發展緩慢,產量難以滿足需求。1994年至2010年,食用油行業逐漸市場化,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行業規模日益發展壯大,使我國食用油加工行業躍居全球前列。隨著國內食用油行業的高速發展,油脂加工業不斷擴張,加之植物油融資貿易興盛,行業產能日益過剩,食用油行業開始進入整頓、去產能階段。2017年以來,食用油行業接連出現市場混亂現象,國家對油脂油料政策調控加強,加之國民健康消費意識不斷提高,食用油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促進綠色健康產品發展
我國食用油行業針對性法律規劃及政策規劃較少,主要注重加大食用油自給率、食用油產品綠色健康發展以及推進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具體政策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中國食用油產量約5160.2萬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2022年,我國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整體下降,2022年為4881.9萬噸,同比下降1.8%,主要系受到新冠疫情升級的影響。2023年1-7月中國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同比上升5.7%,經初步統計,2023年中國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約5160.2萬噸。
——2023年食用油消費量約3908萬噸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食用油消費量為3758萬噸,較2021年有所下滑。經初步統計,2023年中國食用油消費量約為3908萬噸,同比上升4%。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集中在華東、中南和西北地區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來看,行業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安徽、山東等華東地區,廣東、湖南等中南地區,以及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
——企業競爭:金龍魚市場份額最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金龍魚、中糧集團、山東魯花、上海良友、長壽花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39.0%、15.3%、6.7%、3.1%、2.6%,位居前五。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行業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食用油行業呈現推廣油脂精準適度加工的新模式、系統化開發和研究我國油料資源、著重研究食用油的營養學價值等發展趨勢:
——行業發展前景:預計到2029年食用油消費量達4945萬噸
結合過去幾國食用油消費量變化情況以及中國未來人口變化趨勢,未來幾年中國食用油量將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前瞻預計,到2029年中國食用油消費量有望達4945萬噸。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食用油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食用油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食用油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食用油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