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免稅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中免(601888.SH);王府井(600859.SH);海南發展(002163.SZ);海南機場(600515.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免稅市場規模;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中國免稅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1、定義
免稅業,作為旅游服務行業的一個子行業,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按照相關法律和規定,向國際旅客或特定旅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旅游零售服務業務。
免稅店,指經海關總署批準,由經營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或其授權部門批準的地點設立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銷售場所和存放免稅品的監管倉庫,向規定的對象銷售、供應免稅品的企業。
免稅品,指經營單位按照海關核準的經營品種,免稅運進專供其免稅店向規定的對象銷售、供應的進口商品。免稅店經營的免稅品品種,應由經營單位統一報經海關總署批準。
目前,我國的免稅店可分為口岸免稅店、離島免稅店、市內免稅店、運輸工具免稅店和特供人員免稅店。其中,口岸免稅店包括口岸出境免稅店和口岸進境免稅店,運輸工具免稅店包括機場免稅店和游輪免稅店,特工人員免稅店包括外交人員免稅店和供船免稅店。
2、產業鏈剖析
免稅行業的產業鏈結構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環節,上游環節主要是免稅商品的供應,包括香水、化妝品、煙酒、衣服箱包等免稅商品的供應商;中游是免稅商品的流轉環節,包括免稅業運營商和免稅商店,免稅業運營商負責鏈接供應商和免稅商店,免稅商店則是銷售渠道,設立在機場、邊境口岸、市內等地點;下游環節是免稅商品的銷售對象,包括出入境旅客、離島旅客和特供人群。
從免稅行業生態圖譜來看,在上游環節,免稅商品的特點決定了供應方都來自于外國品牌,供應商品包括香水、化妝品、衣服箱包等,代表性企業有阿瑪尼、香奈兒、愛馬仕、圣羅蘭等知名奢侈品品牌。由于國家對免稅商品銷售業務實行壟斷經營和集中統一管理,我國中游環節的運營商都是本土企業,代表性企業有中國中免、深圳免稅、王府井集團、海南旅控等;免稅商店多由運營商設立,代表性店鋪包括中國中免的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海南旅控的海旅免稅城、王府井的國際免稅港、深圳免稅的海口觀瀾湖免稅城等。
行業發展歷程:我國免稅業正處于創新期
我國的免稅行業起源于1979年,國務院批準了原國家旅游局提交的《關于開辦免稅品銷售業務的請示報告》,同意由其所屬中國旅游服務公司統一管理免稅品銷售業務,辦理組織貨源。
我國免稅行業的發展歷程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1980-1984年的萌芽期、1985-2010年的爆發期和2011年至今的創新期。1983-1984年,我國最早的兩家免稅店專營企業中國出國人員服務公司(簡稱“中出服”)和中國免稅公司(簡稱“中免”)成立。步入21世紀后,我國政府不斷出臺有關政策文件對行業發展做出明確的指導規劃意見。2011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正式獲批,海南省成為全國首個可以離島不離境消費免稅商品的地區,體現了我國免稅經濟的制度型開放創新。
行業政策背景
自2000年以來,我國免稅行業進入規范性發展階段,財政部等四部署共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免稅業務集中統一管理的有關規定》明確了國家對免稅商品銷售業務實行壟斷經營和集中統一管理的原則。截至2023年9月,國務院、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多部門已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文件對免稅行業提出發展規劃和監管措施,具體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免稅市場規模超300億元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免稅市場規模達到歷史高峰,達到537.30億元,同比增長54.52%。2018-2019年,中國免稅市場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增長速度超過30%。2020年之后受疫情影響,中國免稅市場規模出現波動,2022年的市場規模僅為365.31億元。總體來看,中國免稅市場規模維持在300億元以上水平,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退預計2023年將實現較大好轉。
*中國免稅市場規模由海南離島免稅規模及其占中國免稅市場的比重測算得出
2、離島免稅成為中國免稅市場的主體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的數據,2018-2022年,離島免稅占中國免稅市場的比重實現快速上升,從26.51%增長到95.29%。2020年離島免稅規模大幅上升是因為海南自貿島建設項目的正式啟動,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為中國免稅行業帶來較大的發展動能,離島免稅成為中國免稅市場的主體。
3、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海南省商務廳披露的數據,2018-2021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快速增長,2021年的銷售額首次突破500億規模、達到504.9億元,同比增速83%。2022年因疫情影響銷售額出現下滑,2023年上半年的累計銷售額接近2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預計2023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將實現較大好轉。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免稅牌照公司集中在北京和海南地區
目前,我國共有10家公司獲得免稅牌照,分別為:中國中免、海南免稅、中免日上、深圳免稅、珠海免稅、中出服免稅、中僑免稅、王府井、海旅免稅和全球消費精品。從省市的區域分布來看,海南和北京各有3家、廣東有2家、上海和吉林各有1家。
2、企業競爭格局:呈現一超多強格局,市場集中度高
2022年,中國免稅市場銷售規模為365.31億元。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和計算,中國中免(含日上免稅、海南免稅和中橋免稅)的市場份額行業第一、占比達到71.3%,海旅免稅緊隨其后、市場份額達到9.3%。總體來看,中國免稅行業呈現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根據各免稅運營商的市場份額計算,2021年和2022年中國免稅行業市場集中度CR4分別79.91%和71.3%,屬于高度集中市場。其中,最大的市場份額來自于中國中免,在免稅牌照數量、銷售收入、免稅店數量等核心指標方面都遙遙領先。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免稅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規模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政策環境友好,經營主體數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市內免稅店和離島免稅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2、市場規模
結合公開統計的數據、我國免稅市場以及離島免稅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五年離島免稅占我國免稅市場規模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且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8%。到2026年,我國離島免稅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全國免稅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免稅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免稅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免稅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免稅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慎...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