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公司:五糧液(000858)、瀘州老窖(000568)、洋河股份(002304)、今世緣(603369)、水井坊(600779)、古井貢酒(000596)、伊力特(600197)、舍得酒業(600702)、皇臺酒業(00995)、迎駕貢酒(603198)、金種子酒(600199)、貴州茅臺(600519)、山西汾酒(600809)、天佑德酒(002646)、順鑫農業(000860)、酒鬼酒(000799)、口子窖(603589)、老白干酒(600559)、金徽酒(603919)。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發展歷程、競爭格局、產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的定義,白酒是指以高粱等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制成的蒸餾酒產品。
白酒市場主要產品按照不同價格帶可以分為高端型、次高端型、中端型和低端型四種。
2、產業鏈剖析
從白酒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來看,白酒行業上游包括生產白酒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小麥等谷物的生產,此外,存放白酒成品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以及紙盒紙箱等紙制品也屬于產業鏈上游;中游主要是指白酒生產企業;白酒行業下游則是白酒的消費市場,我國白酒主要以直銷或經銷的形式通過各種渠道銷售至大眾消費者手中。白酒產業鏈構成如下圖所示:
在上游領域,我國白酒生產主要原料為高粱、大米、玉米等谷物農產品,作為農業大國,相關原料供應充足,相關原料種植代表企業有北大荒、新賽股份、金健米業等;在包裝材料領域,主要分為紙制品包裝制造以及玻璃陶瓷瓶制造,其中紙制品包裝制造領域代表企業有裕同科技、合興包裝、景興紙業、萬順新材等;白酒玻璃陶瓷瓶制造領域代表企業有瑞升玻璃、晶玻集團、宜賓環球集團、華聯瓷業等。
在中游白酒生產領域,隨著我國白酒消費的不斷提升,我國白酒種類也在不斷豐富,目前來看,以濃香型白酒為主的生產企業居多,代表企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劍南春等。
在下游消費市場,白酒批發與零售業通過直銷或經銷商代銷等方式將白酒產品最終銷售至終端消費者,主要參與者即大眾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進入利稅千億時代
白酒產業的發展始于酒廠國營制改革下工業化生產的推進。1947年12月,人民政府對釀酒行業進行公營改造。1948年1月,新中國第一家公營釀酒廠——石家莊公營釀酒廠在石家莊永安街上誕生。1949-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區域國營酒廠成立,步入工業化初期;1954-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白酒產業加快技術革新;1979-1989年(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白酒產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1990-2002年(20世紀末-21世紀初):危機之下,白酒企業轉型發展與上市潮;2002-2011年,白酒產業發展進入黃金時代;2012-2016年,白酒產業回歸理性,步入調整期;2017年至今,白酒產業逐漸復蘇,進入利稅千億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
自2010年以來,市場監督總局等多部門陸續印發了白酒行業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監管政策,實現白酒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時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責任可追究,切實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白酒質量安全。同時,政策支持白酒主產區發展地方特色白酒產業集群,發揮品牌優勢。
行業發展現狀
1、白酒行業規上企業數量逐年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22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2022年白酒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963家,較2017年下降了39.55%,其中虧損企業169個,虧損面達17.55%。
2、順鑫農業產能相對較高
由于行業協會等官方渠道尚未公布白酒行業產能情況,前瞻匯總了白酒行業代表性公司的產能情況,以作參考。2022年,順鑫農業、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產能情況在行業內處于較高水平。
3、我國白酒產量連年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22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2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671.2萬千升,同比下降6.20%,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全國白酒連續第六年下跌,與2016年高峰時相比近乎“腰斬”。2023年1-7月,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236.7萬千升,同比下降13.3%。
4、2022年市場規模達6626.45億元
2016-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呈下降趨勢。2019年,白酒行業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去產能和調結構的逐步深化,行業總體呈現產出規模穩中有降、產出效益逐步提升的新特征,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7.82億元,同比增長4.74%。
2020-2022年,與白酒產量和企業數量下降趨勢相反,我國白酒行業營利雙增,且增幅明顯。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2022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為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84%。
行業競爭格局
1、2022年四川省市場份額超50%
2022年,全國納入到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僅為671萬千升,較2017年(1198萬千升)下降約44%。
其中,白酒產量頭部六省合計釀酒產量495.94萬千升,占總產量的73.89%。排名第一的是四川省,2022年產量348.05萬千升,同比下降5.22%,市場份額達51.85%;湖北省1-12月白酒產量36.28萬千升,排名第二,同比下降11.85%,市場份額為5.41%;北京市排名第三,1-12月白酒產量29.84萬千升,同比微增1.78%,市場份額為4.45%;貴州省1-12月份白酒產量28.89萬千升,同比下降22.27%,下降幅度最大,市場份額為4.30%。值得一提的是,貴州以占比4.3%的產量,實現了行業銷售收入的30%,貢獻了行業利潤總額的43.9%,與行業“量減質提”的趨勢相比,貴州白酒始終保持“量少質優”的發展特點,在全國白酒行業的重要地位鞏固提升。
在頭部六省當中,僅有位于第五、第六名的安徽省和山西省在產量上有所增長,兩省的產量分別在26.55萬千升、26.32萬千升,且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市場份額分別為3.96%和3.92%。
2、貴州茅臺市場份額最高
目前,中國白酒行業兩大龍頭企業分別是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領先優勢明顯。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銷售收入為6626.45億元。按代表性企業白酒業務營收占規模以上企業整體銷售收入的比重來看,貴州茅臺以18.68%的占比穩居第一;五糧液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0.20%;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以及瀘州老窖分列第三至五位,占比分別為4.43%、3.93%和3.74%。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白酒社會屬性將繼續保持
從消費品品類屬性金字塔看,具備深厚酒文化底蘊的白酒帶有明顯社交屬性,在高端商務應酬、重要聚會等社交場景扮演重要角色,白酒高端和次高端消費市場持續擴容。白酒產量雖有所下滑,但隨著白酒的社交屬性增強,其話題熱度只增不減,且在假期節點有明顯的熱度暴漲現象。
注:色塊顏色越深,代表該消費區間占比越大。
2、預計2028年銷售規模接近1.3萬億
根據《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在產業經濟目標上,預計2025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達到950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62.8%,年均遞增10.2%。根據年均復合增長率進一步測算,2028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2714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白酒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白酒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白酒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