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神經介入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沛嘉醫療-B(9996.HK)、歸創通橋-B(2190.HK)、心瑋醫療-B(6609.HK)、先瑞達醫療-B(6669.HK)、賽諾醫療(688108.SH)、康德萊醫械(1501.HK)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中國互聯網醫院診療水平;神經介入平臺下載量;中國居民抑郁風險檢出率等
產業概況
1、定義
神經血管介入診療技術是指在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經血管或經皮穿刺途徑對頭頸部和脊柱脊髓病變進行診斷或治療的技術;我國神經血管病介入治療醫用耗材市場包括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耗材、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耗材和通路類耗材三大類。
2、產業鏈剖析:各環節專業分工
神經介入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支持神經介入器械生產及神經介入診療手術的相關材料、設備及臨床服務,具體包括滅菌柜、切割機、編織機、醫用高分子材料、醫用金屬材料等原材料及生產設備,醫療器械CRO輔助神經介入器械生產公司進行臨床試驗、注冊申請等工作,神經介入手術輔助軟件及設備主要為血管造影設備、血管介入治療系統(DSA)、手術計劃軟件等。產業鏈中游主要為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生產制造及神經介入診療,神經介入手術離不開各類專用醫療器械的生產,同時神經介入器械材料、產品性能等因素影響疾病診療效果,醫療機構及器械供應商均是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鏈下游主要為患者,神經介入作為介入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用于對頭頸部和脊柱脊髓病變進行診斷或治療。
從產業鏈各環節主要企業來看,產業鏈上游企業數量較多,原材料及生產設備代表性企業主要有正海生物、冠昊生物、恒輝安防等,醫療器械CRO代表性企業又西格醫學、博濟醫學等,手術輔助軟件和設備代表性企業又東軟醫療、聯影醫療等;產業鏈中游企業數量逐漸增加,國產龍頭企業包括微創醫療、賽諾醫療、沛嘉醫療等,此外,各醫療機構正在加速建設神經介入規范化診療,截至目前已有408家神經介入建設中心,我國神經介入診療水平不斷提高。
行業發展歷程:神經介入國產化加速放量
我國神經介入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2021年以來,國家神經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神經介入建設中心發展迅速,助力提高神經介入診療技術;同時,國產神經介入企業數量增加、資本化進程加速,神經介入產品產能及產量均得到提高,在《關于開展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的推動下,神經介入器械集采將逐漸常規化,進一步推動國產創新發展。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推動神經介入市場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策持續推動腦血管疾病篩查、診療技術提高,不斷完善腦血管疾病臨床基礎設施;同時,推出了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集采政策促進市場良性競爭、降低醫用耗材虛高價格、規范市場經營。2022-2023年國家層面神經介入行業政策匯總如下:
注:截至2023年8月14日,下同。
行業發展現狀
1、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
腦血管病是我國居民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疾病,2021年,中國城市居民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長至140.02/10萬,死亡率位列第三;農村居民死亡率高達175.58/10萬,位列第二。
2、神經介入建設中心建設加速
2021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正式公布了兩批國家神經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共 31家單位入選;同時,開展了兩批神經介入建設中心遴選工作,共計408家單位入選,建設中心質控達標后,可申請成為神經介入規范化診治中心。
國家神經介入建設中心的遴選,進一步提高我國醫療機構神經介入專業的培訓質量,規范培訓體系,充分發揮神經介入進修培訓基地的帶教示范作用,有助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分類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
3、集采政策下神經介入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2022年11月,《彈簧圈類醫用耗材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發布,由吉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貴州、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兵團等省(區、市)醫療保障局組成省際聯盟,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2023年,山東省醫保局發布《彈簧圈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平均中選價格約為4108萬元,較集采前平均降幅達64.1%。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北京和上海競爭力最強
從國家神經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區域分布情況來看,北京、上海數量最多,均各有4家進修與培訓基地;其次為廣東和江蘇,各有3家。
從神經介入產業鏈區域分布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和浙江等區域神經介入產業布局較為完善,其中沛嘉醫療、微創腦科學、心瑋醫療等中游龍頭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江蘇,萬東醫療、聯影醫療等血管造影設備領先企業分別分布在北京和上海;此外,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擁有較多的國家神經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整體診療能力相對更強。
2、企業競爭: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目前,我國神經介入市場國產器械企業數量較少,市場以外資企業為主,第一競爭梯隊主要為美敦力、史賽克、強生、美科微先等國際領先企業,其產品種類豐富、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及產品質量較高,是神經介入細分領域的天花板;隨著我國神經介入技術不斷提高,國產企業發展迅速,近年來新增多家神經介入上市企業,賽諾醫療、沛嘉醫療、心瑋醫療、微創腦科學等上市企業位居國內領先地位,是推動神經介入器械國產替代進程的主要力量;市場競爭第三梯隊為其他血管介入器械生產商,神經介入業務集中度相對較低,市場份額搶占能力不足。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在腦卒中、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疾病的診療中,神經介入技術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神經介入臨床需求將持續增加。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腦血管疾病患者數量,為國產神經介入器械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同時,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神經介入技術將持續突破,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神經介入領域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推動國產替代加速。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腦血管介入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腦血管介入器械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腦血管介入器械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腦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