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有望加速釋放【組圖】
人形機器人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小米集團-W(01810.HK);雙環傳動(002472.SZ);步科股份(688160.SH);鳴志電器(603728.SH);江蘇雷利(300660.SZ);恒帥股份(300969.SZ);綠的諧波(688017.SH);中大力德(002896.SZ);匯川技術(300124.SZ);秦川機床(000837.SZ);長盛軸承(300718.SZ);奧普光電(002338.SZ);埃斯頓(002747.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歷程、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
人形機器人具有智能化、靈活性、多元化特點
隨著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逐漸成熟,以及AI技術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行業進入萌芽期。相比于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更能適應于各類現實生活的場景,使得機器人能從專用轉向通用,增大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此外,人形機器人也是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態之一。
人形機器人具有更智能的大腦:工業機器人的行為通常是被事先編碼設定的;人形機器人在全方位AI感知技術以及GPT大語言模型加持下呈現出較高的主動性具體表現為具有自主學習、決策以及推理的能力。
人形機器人具有更靈活的身體:通用型工業機器人因為其主要替代的是重復性勞動,根據事先設定完成重復工作,所以其自由度一般為4-6;而人形機器人的行為更類人,其自由度一般在20以上,使其能夠完成更加復雜、多樣的動作。
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化:由于被事先設定,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相對固定;人形機器人一方面在大腦層面具備自主學習、決策以及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身體層面具備更高自由度,能夠完成更加多樣的動作,因而其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化。
全球人形機器人發展歷程
早在1986-1993年,日本本田公司接連開發了E0到E6等7種行走機器人,只有腿部結構,主要用于研究行走功能。1993年,公司在研制的P1基礎上加上了雙臂使其初具人形,而后同年完成的P3則是ASIMO的原型。2000年,本田公司推出ASIMO;2013年,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出Atlas,能夠在碎石堆上行走。
而特斯拉是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最快的公司,最初于2021年的AI DAY發布了人形機器人的概念機,并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實現了快速迭代,完成了開發平臺建造、Optimus產品亮相以及電機扭矩控制、環境探測與記憶、雙手復雜任務等能力的實現。
全球人形機器人代表性產品分析
當前人形機器人的主要布局者多為科技公司,也有多家跨界公司入局。美國1X technologies公司與ADT commercial合作成功開發的EVE機器人可用于安保、護理、調酒等場景,目前在售,每月可生產10臺,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開始投入使用;公司的NEO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安保、物流、制造、機械操作以及處理復雜的作業,2023年底開始接受預訂。英國Engineered Arts研發的Ameca機器人可以在與人類互動時檢測情緒和年齡,并可以用常見的表情進行交流,主要應用于實驗研究、展覽、接待、教育等領域。
國內有小米Cyberone重建真實世界、實現運動姿態平衡、感知人類情緒;優必選Walker X主要應用于科技展館、影視綜藝、商演活動、政企展廳;智元機器人遠征A1預計先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隨后逐步走向to C應用。
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
綜合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的技術實力與量產成本,英國Engineered Arts處于領導者地位,而美國特斯拉、1X technologies公司則處于強表現者地位,我國的智元機器人、優必選、小米以及美國Agility Robotics公司均處于競爭者地位。
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前景
從全球范圍來看,人形機器人已有商業應用場景預期落地,例如巡邏、物流倉儲;商業化進程領先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則有EVE和Digit。具體而言,美國1X technologies公司與ADT commercial公司共同研發的人形機器人EVE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巡邏安保場景;Digit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在物流倉儲環節,進行的任務主要包括卸載貨車、搬運箱子、管理貨架等,預計將在2025年全面上市。
在政策、資本以及技術多維度賦能下,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潛力有望被加速釋放。未來的商業應用場景有望滲透進入服務業、制造業等領域。馬斯克曾表示其設計特斯拉機器人的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于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目前較有潛力的人形機器人發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業、航天探索、生活服務業、高校科研等,預計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有望實現制造業場景應用的突破,小批量應用于電子、汽車等生產制造環境。
根據2023年5月GGII發布的報告預測,預計到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滲透率有望達到3.5%,市場規模超2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美元。參考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約占全球市場25%的數值測算,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50億美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形機器人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