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內燃機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全柴動力(600218.SZ);濰柴動力(000338.SZ);云內動力(000903.SZ);長源東谷(603950.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內燃機銷量;內燃機市場份額;內燃機區域分布數據
行業概況
1、定義
內燃機是使燃料在機器內部燃燒,并將其放出的熱量轉換為動力的一種熱力發動機,作為動力機械的一種,能夠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在車輛、船舶、飛機、火箭等設備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分類上,根據內燃機所用燃料進行分類,可分為汽油機、柴油機、燃氣發動機、乙醇發動機、雙燃料發動機和靈活燃料發動機等;根據著火方式分類,可分為點燃式內燃機和壓燃式內燃機;根據沖程數分類,可分為二沖程內燃機和四沖程內燃機;根據轉速分類,可分為低速(300r/min)、中速(300- 1000r/min)、高速(>1000r/min)內燃機。
2、產業鏈剖析:下游應用廣泛
在我國工業以及制造業的發展派生出的大量需求的促進之下,我國內燃機產業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從產業鏈結構上看,內燃機產業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是內燃機制造,按所用燃料可分為柴油機、汽油機以及其他內燃機,下游應用領域則包括汽車工業、船舶工業、農業機械、發電機組以及工程機械等。
內燃機上游包括原材料以及核心零部件,其中原材料供應商包括寶武鋼鐵、沙鋼股份、中國鋁業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包括康明斯、中原內配、飛龍股份等;中游分為汽油機制造以及柴油機制造,其中汽油機制造廠商包括一汽大眾、吉利集團等,柴油機制造廠商包括濰柴動力、玉柴集團等,其中蜂巢動力等企業同時具備生產汽油機以及柴油機的能力;下游應用市場中,汽車工業廠商包括上汽集團、中通客車等,船舶工業廠商包括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等,除此之外,國電電力、華能國際等發電廠商同樣隸屬于下游應用市場。
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內燃機行業從萌芽之初至今已超過100年,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內燃機行業尚且處于以仿制和修配為主的萌芽階段。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內燃機行業迎來了新生,在經歷了約40年對行業以及企業內部的改造與整合,我國基本完成了內燃機工業體系的建設,制定了內燃機及其配件相關的技術標準。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內燃機工業體系在產能與技術水平上均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內燃機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體系,基本滿足了各行各業的配套需求,在技術水平上,我國的自主研發能力亦有所突破,與海外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目前,我國作為汽車生產大國,在工程機械、船舶工業等行業的發展之下,內燃機的需求依舊廣闊,隨著我國進一步對國際市場進行開放,我國內燃機行業勢必將與國外先進企業展開角逐,而另一方面,我國同樣面臨的是較大的環境保護壓力,新能源行業的崛起將對內燃機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因而,堅持以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為主線,持續對內燃機產品的節能應用進行優化與迭代將是內燃機行業在未來發展中的必由之路。
行業政策背景:著力推動內燃機行業高質量發展
內燃機是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在我國汽車工業、船舶工業、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方面均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逐步深化,我國對內燃機行業轉型的要求亦在逐步提高,國家引導政策正從節能化向清潔化方向轉變:2011年在,國務院頒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我國主要將技術創新驅動內燃機行業向更節能和更先進的方向發展作為工作中心;2021年,國務院頒布《“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我國新汽車排放標準進一步落實,清潔柴油機行動進一步深化,內燃機行業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
行業發展現狀
1、內燃機銷量波動下行
2018-2022年,我國內燃機銷量呈現出波動下行的趨勢,2022年內燃機全年銷量為4315.47萬臺,同比去年下降了14.50%,主要是由于疫情因素影響,加上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興起,部分柴油及汽油車遭到替代,市場需求有所收窄導致的,2023年1月-4月,我國內燃機累計銷量為1403.1萬臺,同比下降-2.23%。
2、內燃機完成功率企穩回升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2017-2022年,我國內燃機完成功率經歷了短暫的下行后企穩回升,2022年我國內燃機完成功率達27.64億千瓦,同比增長0.44%。在我國內燃機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內燃機行業逐步具備了生產更高功率內燃機的能力,因而在需求量下行的情況下,內燃機完成功率反而有所回升,體現了我國內燃機行業生產重心逐步轉移的趨勢以及產業結構優化成果有所體現。
3、產品應用行業廣泛,汽車工業為最大需求來源
2022年,我國內燃機的主要需求來源依舊是汽車工業,總銷量達3499.85萬臺,占內燃機總銷量的81%,其中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領域銷量分別為1838.84、1442.12和218.89萬臺,分別占43%、33%和5%;汽車工業外,第二大的需求主要來自于農業機械,2022年銷量達414.13萬臺,占10%,除此之外,內燃機發電機組、工程機械以及船用機械均有少量需求,總體而言,內燃機市場需求在行業中分布較為廣泛。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山東為內燃機生產制造大省
根據企業查詢網站企查貓的數據,在內燃機及其配件制造方面,山東為我國內燃機制造廠商分布最多的省份,2023年山東省有內燃機生產和制造廠商共351家,浙江省和河北省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分別有廠商224和126家,總體而言,在我國東部省份分布較廣。
2、企業競爭:競爭者數量眾多,細分市場格局有所差別
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數據,我國內燃機企業競爭格局在各細分行業略有不同,總體來看,我國內燃機廠商較多,且各大頭部廠商占比差距不明顯。從多缸汽油機企業市場份額來看,市場總體集中度較低,2022年,一汽大眾市場占比最高,占多缸汽油機總市場份額的9.06%,吉利動力、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以及比亞迪汽車緊隨其后,市場占比均在5%以上,上通五菱、蜂巢動力、東風、廣豐以及上海大眾占比4%以上,其余的廠商總體市場份額達到45.96%。
柴油柴油機的市場集中度相比于多缸汽油機更高,2022年,濰柴控股以14.55%的市場份額拔得頭籌,玉柴集團以10.9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位,安徽全柴、云內動力、江鈴汽車以及浙江新柴的市場占比均在5%以上。
單缸柴油機銷售量全年降幅明顯,2022年全年完成銷售55.88萬臺,同比增長-28.34%,其中用于農業機械方面的產品全年銷量52.84萬臺,同比增長-29.22%。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五個廠商分別為常柴股份、青島四方、三環集團、重慶力帆和山東華源萊動。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能源結構深度變革的背景下,產品多元化將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國家戰略上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現“雙碳”目標的總體路徑進行了明確規劃,我國處在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階段,能源結構正進行著深度變革,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勢在必行,汽車工業對傳統內燃機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收窄。而與之相對的是,大功率內燃機在大型機械工程中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行業整體完成功率依舊有望平穩拉升。
另一方面,內燃機廠商亦將響應下游行業對多元化清潔燃料的市場需求,使得內燃機的產品研發向著燃料和動力多元化發展,根據玉柴動力披露的行業新聞,2022年6月,玉柴動力氨氫發動機成功點火,該產品結合智能控制系統和空氣管理系統,能夠獲得更強的動力性能;2023年4月,東風汽車在其品牌發布會上,氨氫發動機的研究成果得到展出。盡管當前氨氫融合技術尚且有大量技術難點亟待突破,但新路線的發掘為內燃機廠商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的行業體系,落實更加嚴格的標準,將有助于內燃機行業深刻理解下游市場的需求,為國家實現“碳達峰”以及“碳中和”提供重要力量。
2、內燃機市場規模2028年預計達到2205億元
乘用車對于內燃機市場而言是需求的主要來源,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內燃機市場受到了較為顯著的沖擊,中國內燃機市場在2023-2028年將僅呈現出緩慢增長的態勢,市場規模預計在2023年達到1997億元,在2028年達到2205億元。市場對低碳化、零碳化產品需求迫切,在國家政策驅動之下,內燃機廠商亦逐漸將目光投向了燃料和動力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未來,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之下,我國的內燃機行業將走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促使我國向著內燃機制造大國到內燃機制造強國的轉變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內燃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內燃機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內燃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內燃機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