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叉車制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本土企業全球競爭力提升【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杭叉集團(603298)、諾力股份(603611)、安徽合力(600761)、柳工(000528)、中國龍工(3339)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叉車行業發展歷程;全球叉車top10排名;全球叉車銷量top5占比;出口營收占比;代表性企業投資動向
全球叉車制造行業發展歷程
從全球叉車制造行業發展歷史已經有百余年,主要可為三個階段:
產創新階段(20世紀前中期):1924年美國克拉克設計出標準叉車命名為Duat,隨后海斯特、Rudolf、耶魯和Towne等企業陸續發明生產電動叉車、跨腿式叉車、BT型叉車等不同叉車類型,叉車產品種類迅速擴充。
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中后期):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叉車同人工裝卸相比,大大提高了機場的裝卸效率,因此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世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又車的技術和銷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且逐漸形成了美國、德國和日本三個叉車主要生產基地。
制造業轉移階段(20世紀末-21世紀初):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全球叉車制造業開始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叉車制造行業迅速崛起,并且在國際市場中開始搶占市場。
兩家本土企業上榜全球Top10
隨著叉車制造行業不斷成熟,龍頭企業憑借資源優勢積極并購擴張,逐漸拉開差距,部分國家叉車業已由多家企業競爭演變為寡頭格局。
《美國物料搬運雜志》的評選,2021年全球前十大叉車企業中有2家中國企業,其余8家企業分別來自日本、德國、美國、韓國和法國。上榜的兩家本土企業分別是安徽合力與杭叉集團,雖然銷量喜人,但從營收規模來看,豐田叉車憑借年收入159.23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第二名凱傲集團不及豐田的一半,而國內兩家企業分別位列第七和第八位。
合力杭叉銷量躋身世界第二第三
2021年,全球叉車銷量前五名分別為豐田叉車、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凱傲集團及永恒力集團,2021年,兩家本土企業銷量超過德國凱傲集團,躋身世界第二第三。行業集中度持續較高,CR3達到40%,CR6約60%。
出口占比提升,收獲來自海外市場的認可
我國叉車制造企業的品牌知名度、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系列完整性以及產品質量管理等方面不斷提升,出口量呈現穩步增長。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出口叉車產品共31.58萬臺,較2020年增長了73.82%,出口量占海外市場銷量的39.29%。從代表性企業的出口業務來看,2021年兩家企業的國外銷售收入占比均有提升,達到20%左右,體現海外市場給予了本土企業較高的認可度。
全球化支撐公司長遠發展
作為發展六十年的本土老牌企業,安徽合力的領軍地位無可爭議。近年來,合力不斷完善全產業鏈布局,積極投資擴產,提高新能源叉車生產及配套能力,在鋰電池及氫燃料電池技術上擴大投入,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適應并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安徽合力克服疫情影響,勇于開拓海外市場,持續優化產品出口結構,推進全球化進程。
自2016年以來,杭叉集團根據董事會決策,先后成立杭叉歐洲有限公司、杭叉東南亞有限公司、杭叉美國有限公司、杭叉加拿大有限公司、杭叉荷蘭有限公司等境外子公司。同時,還對杭叉歐洲有限公司進行現金增資,滿足其實際運營需求,以擴大經營規模。目前,杭叉集團已布局海外經銷商300多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世界銷售網絡。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叉車制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叉車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叉車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叉車制造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