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HJT電池技術對比分析 “降本增效”成壁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邁為股份(300751)、金辰股份(603396)、通威股份(60043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隆基股份(601012)等
本文核心數據:HJT電池技術對比
光伏電池技術路線
光伏電池發展至今,粗略可劃分為三個階段。2016年主要以BSF電池為主;此后光伏電池技術和制作工藝不斷提升,PERC電池脫穎而出,直至2021年的市場占比已超過90%;隨著近年來國內外需求開始轉向高效產品以及“降本增效”提速,N型電池開始成為下一步迭代發展的方向,光伏電池技術正式進入第三階段。
HJT電池技術路線
異質結(HIT)是一種特殊的PN結,由非晶硅和晶體硅材料形成,屬于N型電池中的一種。細看HJT電池的技術路線,其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技術雛形期、專利壟斷期、工業化期和產業化期四個階段。
HJT電池技術對比
HJT電池技術脫離了傳統的同質結電池的擴散工藝,采用薄膜電池中常用的鍍膜技術在晶體硅片表面制備PN結,屬于行業顛覆性技術,核心制結工藝與 BSF、PERC、TOPCon 一脈相承的高溫工藝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與其他光伏電池技術相比,HJT電池的工藝流程相對簡單,效率也更高,但電池要求的表面鈍化水平高,工藝難度較大,經濟性成為限制其產業化發展的一大因素。
HJT電池工藝流程
細看HJT的工藝流程,首先,以N型單晶硅為襯底光吸收區,經過制絨清洗后,其正面依次沉積厚度為5-10nm的本征非晶硅薄膜和摻雜的P型非晶硅薄膜,并與硅襯底形成P-N異質結;硅片的背面又通過沉積厚度為5-10nm的本征非晶硅薄膜和摻雜的N型非晶硅薄膜形成背表面場。在兩側沉積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TCO)后,再通過絲網印刷在兩側頂層形成金屬電極。異質結電池的關鍵技術在于超薄本征非晶硅層,該薄層將N型襯底與兩側的摻雜非晶硅層完全隔開,大幅度降低晶硅的表面復合,從而獲得很高的開路電壓。
雖然相比PERC和TOPCon的生產流程,HJT環節更為精簡,但與之相對的是對工藝精度要求和生產線設備投入的提升,且HJT電池生產線和目前主流PERC電池的工藝與產線并不兼容。因此,從中長期看,HJT電池若要實現市場突破,仍需經歷一段時間的技術積累以掙脫成本和效率的制約。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晶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