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重磅!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景圖譜(附產業政策、產業鏈現狀圖譜、產業資源空間布局、產業鏈發展規劃)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比亞迪 (002594);國軒高科 (002074); 欣旺達(300207);北汽藍谷(600733);ST曙光(600303);長安汽車(000625);廣汽集團(601238);京威股份(002662)
本文核心數據:全國新能源汽車供需規模;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合肥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企業數據來自中華企業數據庫企查貓,查詢時間:2023年1月9日;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行業:新能源;篩選條件:企業名、產品、經營范圍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價值鏈分布
——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模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增長,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量354.5萬輛、銷量352.1萬輛;同時,據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78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60%。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未來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預計銷量將突破700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業價值鏈分布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池材料、元器件、電機電控和常規部件等等;中游是整車制造,按車輛用途寫細分為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配套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運營服務;下游包括汽車后市場服務、電池回收等。根據新能源汽車各產業鏈環節的毛利率狀況可知,目前,元器件-IGBT、上游電機電控及下游汽車后市場環節的利潤水平相對較高,其中汽車后市場服務的代表性上市公司毛利率高達45%-55%;另一方面,上游常規部件、內外飾件等環節的毛利水平較低、附加值較低。
注:上述毛利率區間以行業代表性上市公司2021年毛利率填列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環境
合肥市的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主要聚焦于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應用以及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裝備的建設;2014年開始,合肥開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使用,2015年,合肥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并在2020、2021、2022年再次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建設,未來,預計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點將朝著產業集群平臺搭建、產業集群之間技術共享以及相關配套監管政策更加完善發展。2022年,合肥市共有6條相關政策公布。總體來看,近年來,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引導政策較少。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現狀圖譜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圖譜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斷完善,其中,在鋰電池材料、電池制造、電控電機、底盤系統、車內外飾、整車制造及配套市場環節均有企業布局: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地圖
合肥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305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和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建項目進展迅速,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國軒高科等重點企業不斷加大在合肥的投資。目前,合肥省蜀山區、巢湖區和長豐縣新能源汽車產業較為發達。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載體圖譜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市、縣(區)聯動的“四大工業組團”和“一縣”(廬江縣)的集聚格局初具雛形。主要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區域為東北部工業、北部工業和廬江縣。北部工業區包括廬陽經開區、長豐縣雙鳳經開區、崗集、三十頭配套產業區,打造整車與零部件產業協同配套發展區。東北部工業區以瑤海經開區為主體,推進動力電池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廬江縣重點打造電池及配套產業集群。創新能級不斷提升。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8%
2018-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總體呈波動趨勢,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減弱之后,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所降低,2021年在國家大力推進能源轉型的政策推動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有所上升,為14.5萬輛。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29萬輛。
——新增注冊企業波動增長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歷年新注冊企業數量呈波動性增長趨勢,2021年新注冊企業數量創歷史高峰,達218家;2022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冊企業數量為135家,但仍然處于高位,表明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熱潮未減。
根據上海證券報披露的數據,近年來,合肥市較為注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持續推動“科創+產業”共同發展,打造“雙鏈協同”發展體系,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及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等關鍵領域技術不斷突破。2021年,規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費用22.97億元,研發投入強度2.4%。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協同合作,創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9個。
——產業配套設施同步建設
在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方面,合肥基礎建設較為全面,截至2022年5月,合肥市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設施6.4萬個:其中公共充電站860座,公共充電設施1.37萬個,配建充電設施4.9萬個;公交專用充電設施0.12萬個。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及規劃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
根據《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指出的內容,到2025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顯著擴大,重點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優勢特色領域不斷拓寬,創新創業主體更加活躍,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集聚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努力爭創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根據《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的內容,未來,合肥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為引領,推進形成“三基地六園區”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對重點技術進行研發,同時配套部署實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工程;其次,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和應用。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池兩庫兩平臺兩清單兩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