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生物識別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產業鏈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國都(300130.SZ)、遠方信息(300306.SZ)、神思電子(300479.SZ)、云從科技(688327.SH)、雄帝科技(300546.SZ)、飛天誠信(300386.SZ)、東方中科(002819.SZ)、熵基科技(301330.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生物識別發展歷程;生物識別市場競爭格局;生物識別發展前景
行業概況
1、定義
生物識別(biometrics,生物特征識別)是指智能機器通過獲取和分析人體的生理和行為特征,實現字動身份鑒別、狀態分析、屬性估計的科學和技術。常見的生物特征模態包括指紋、虹膜、人臉、掌紋、手形、靜脈、筆跡、步態和聲紋等。通常情況下生物識別特性包括唯一性、普遍性、可重復、易采集、可接受。
2、產業鏈剖析:各環節協同發展
生物識別包含基礎層、技術層、產品層、應用層,其中基礎層提供基礎軟硬件及核心器件,包括傳感器、芯片、濾光片等;技術層聚焦生物識別模組和算法研究;產品層打造生物識別設備、提供生物識別系統解決方案,最終在應用層滿足企業、政府、金融、教育等多領域的實際需求,形成從底層技術到高端應用的完整生態體系。
生物識別核心器件代表性企業有匯頂科技、五方光電、碩貝德等,基礎軟硬件代表廠商有中興、華為等;技術層代表性企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聯網企業以及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科技公司;產品層代表性企業有科大訊飛、云從科技、新國都、遠方信息等;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應用層企業數量眾多。
行業發展歷程:快速成長階段
中國生物特征識別行業最早發展的是指紋識別技術,基本與國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而中國對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形識別等生物認證技術研究的開展則在1996年之后。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產業市場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政府扶持力度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生物識別行業快速成長。
行業發展政策背景:聚焦應用普及與規范監管
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生物識別技術的政策,涵蓋了金融、健康、教育、網絡安全、養老服務等多個領域,支持鼓勵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以提升服務效率、加強安全管理或推動技術創新;同時系列規范類政策加強個人信息管理。我國生物識別行業相關的政策匯總如下:
中國行業發展現狀
1、生物識別技術重塑身份認證體系
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它不需要記住復雜的密碼,也不需隨身攜帶鑰匙、智能卡之類的東西。生物識別技術認定的是人本身,沒有什么能比這種認證方式更安全、更方便了。
由于每個人的生物特征具有與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時期內不變的穩定性,不易偽造和假冒,所以利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定,安全、可靠、準確。此外,生物識別技術產品均借助于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很容易配合電腦和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整合,實現自動化管理。
2、生物識別企業注冊熱潮在2019年
截至2025年1月10日,生物識別技術領域注冊企業超1萬家,其中2019年為注冊熱潮,企業注冊數量最高位789家,2021年之后企業注冊量減少,2024年注冊僅12家;整體來看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普及和成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進入者的生存空間可能受到擠壓。
注:統計時間為2025年1月10日,篩選關鍵詞“生物識別”,篩選范圍為企業名、經營范圍、企業簡介、品牌/產品、專利、商標。
3、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廣泛
生物識別技術行業應用領域廣泛,按照其應用行業的社會屬性,可以分為以下五大類:商業應用、司法應用、公共項目應用、公共與社會安全應用、個人消費類應用。
中國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區域競爭:廣東省產業鏈上中游配套較為完整
從中國生物識別產業鏈區域分布來看,代表性企業分布較為分散,廣東省產業鏈上中游配套較為完整,其次為北京、浙江等地。
2、企業競爭:多個競爭派系
生物識別競爭派系主要包括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虹膜識別、掌靜脈識別以及行為識別;其中人臉識別應用廣、潛力大,指紋識別成熟低價,布局企業數量較多,代表性企業包括曠視科技、川大智勝、遠方信息等;語音識別代表性企業有科大訊飛、漢王科技等;虹膜識別精準度高、難偽造,國內代表性企業有熵基科技、中科虹霸等;掌靜脈識別安全準確,只是設備體積大、成本高,代表性企業有漢王科技、熵基科技等;行為識別尚處發展初期,少數先鋒企業探索其在安防、交通領域應用,如廣電運通、雄帝科技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生物識別行業正朝向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場景拓展及政策規范加強的趨勢發展。技術創新如深度學習算法和多模態識別技術提升了準確性和安全性,推動了應用領域的廣泛拓展,從金融、電信到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同時,政府加強政策規范,確保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滿足消費者對隱私保護的需求。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發展背景;全球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發展;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發展;中國指紋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以及語音識...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