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大米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健米業(600127)、北大荒(600598)、蘇墾農發(601952)、東方集團(600811)等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米產銷規模;市場競爭格局;重點政策;產業鏈
行業概況
1、定義
大米(Rice),是稻谷經清理、礱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營養物質和90%以上的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同時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食品。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脫去穎殼后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
根據2019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大米》(GB/T1354-2018),按照食用品質可以分為大米和優質大米兩類;而按照原料稻谷類型,大米可以分為秈米、粳米、糯米三類。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較長,涉及行業眾多
就產業鏈而言,大米行業隸屬于稻米產業,后者包括從種子種植到消費者消費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整個產業鏈中,大米加工業是核心環節,但其上下游狀況對大米加工企業的生存發展、盈利及經營方式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大米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是水稻種植業,具體又包括具體的水稻種植業、化肥農藥制造業、大米加工設備制造業等;中游行業主要是大米加工行業;下游行業包括工業用糧類食品制造業、口糧消費、飼料用糧及其他用糧。其中,工業用糧食品制造業主要包括糕點制造、餅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米制品制造、速凍食品制造、黃酒制造等;口糧消費主要包括大米、糧油等。除此之外,近年來在大米行業的下游行業陸續興起對大米的綜合利用的研究,包括米糠的利用、米胚芽的利用和稻殼的利用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發展成熟,產銷規模小幅緩慢上漲
早在7000年前,中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水稻的種植技術,并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十九世紀未輥式米機被發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紀中期噴風米機問世,碾米效果得以較大的改善。二十世紀后期制米技術快速發展,光電色選自動清理水平不斷提高。
新中國成立后,大米行業的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1949-1961年,進行了單季改雙季稻、秈稻、改粳稻等耕作制度的改革。1962-1979年,繼續選育普及矮稈優良品種,并采用了與之相配套的優化栽培技術。1980年后,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并配制了一系列高產組合,大面積應用于生產。2001年后,總體上我國水稻面積和產量都呈增加狀態。
行業政策背景:重在保障糧食供應安全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糧食工作、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國務院、農村農業部、發改委、中共中央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勵大米產業發展,重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大米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水稻產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播種面積占全球約90%,產量約占全球的91%,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和印度。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1/22年度,中國以1.49億噸的大米產量排名全球各國產量第一名;緊隨其后的是印度,2021/22年度大米產量為1.30億噸。兩個國家合計大米產量占到全球的54%左右。
2、中國大米消費量占全球30%
根據美國農業部2022年9月的供需報告預測,2021/22年度中國大米消費量占全球消費量的31.82%,印度占22.27%。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糧食需求較大。此外,大米消費量排名靠前的還有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國家,均集中在亞洲。
3、近年大米行業產量呈小幅波動
從大米的產量來看,2017/18-2022/23年度,中國大米年產量總體呈波動趨勢。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1/22年度,中國大米產量為1.49億噸,同比增加0.47%。2022年9月,美國農業部發布世界糧食供需報告,報告中預測2022/23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達到1.47億噸,在全球各國產量排名第一。
4、中國大米行業消費量略高于供給量
近年來我國大米的消費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21/22年度,中國大米總消費量為1.5634億噸,較上年度增加約600萬噸,增幅4%。2022/23年度,預計中國大米消費量同比下滑0.2%,達到1.5610億噸。自2020/21年度后,中國大米行業需求量略高于供給量,持續有所短缺。
5、2022年大米價格整體小幅波動
從秈米、粳米、糯米的批發價格來看,2020-2022年,中國秈米的價格呈現整體上抬的趨勢。2022年10月,達到近期高位5.54元/公斤,而后有所下降。2022年12月,中國秈米批發價格為5元/公斤。
2020-2022年,中國粳米的價格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22年9月,達到近期高位5.33元/公斤,而后波動變化。2022年12月,中國粳米批發價格為5.25元/公斤。
2020-2022年,中國糯米的價格波動變化。2021年糯稻大范圍擴種,糯米價格小幅上升至7.76元公斤左右,隨后下半年有波動走低趨勢。2022年以來,糯米價格波動上抬。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黑龍江大米加工“50強”企業數量最多
在企業區域分布上,結合中國大米產業相關上市企業分布情況,產業聚集效應較好的省份是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湖北省等。而根據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公布的2021年度大米加工企業“50強”數據,企業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湖北、廣東、安徽、湖南,這五個省份占到全國70%的份額,其中黑龍江占據10個名額,數量最多。
2、企業競爭:大米加工以中小企業居多,同質化較為普遍
目前,中國大米行業內競爭企業較多,但是大米加工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型企業數量屈指可數,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結合中國大米加工企業50強企業名單及企業經營情況,目前中國大米行業競爭格局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以金龍魚、北大荒、福臨門等品牌為主,相關企業綜合實力較為強勁;第二梯隊主要由香滿園、海豐、響水牌,主要以區域市場為主;第三梯隊如五常、金潤等,目前整體市場份額較小。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
中國大米行業目前以民營企業居多,而且多數企業規模不大,銷售渠道并不完善,近年來行業新進入者有所減少,頭部品牌正在加快品牌運作,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此外,高端大米、小包裝大米由于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市場前景較為良好。
2、中國大米消費需求未來將小幅提高
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我國以大米為口糧的居民達60%以上,為大米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對大米的需求呈現剛性增長,而總供給卻增長緩慢。這利于大米加工業的發展,為稻米加工企業提供了商機。
從需求端來看,未來幾年中國大米的消費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的趨勢,美國農業部預計2021/22年度中國大米消費量為1.5634億噸,2022/23年度預計為1.5610億噸。根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的展望分析,到2031年,隨著居民食物消費不斷升級,稻谷消費呈穩中略降趨勢,消費量總體仍將保持在約2.1億噸。其中口糧消費繼續下降,飼用消費將隨著畜牧業發展及飼料成本價格變化呈先減后增趨勢。前瞻根據近幾年的消費量增速,預計到2026/27年度中國大米消費量將先下降后增長,小幅抬高至1.57億噸。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米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米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米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