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核電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廣核(003816;01816.HK);中國核電(601985);大唐發電(601991);浙能電力(600023);申能股份(600642);華能國際(600011;HK.00902);皖能電力(000543);福能股份(600483)等
本文核心數據:核電行業在運機組數量;核電行業裝機容量;核電行業發電量;核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行業概況
——按選址可分為內陸核電站、沿海核電站
核電作為一種安全、清潔和高效的能源,是我國能源供給體系的重要分支。在我國,根據核電站選址的區別,可分為內陸核電站、沿海核電站。這兩類核電站在安全目標、評價準則均一致,核電站建設所需的大構件也基本相同,且我國也具備建設這兩類核電站的技術能力。不同的是,內陸核電站由于位于內陸地區,其安全性監控、防控的要求更高,另在設備運輸和冷卻方式等方面也有所區別。
核電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產業的上游包括核電設備、核燃料核材料的供應等;中游包括核電站的建設、運營;下游主要涉及發電、維修和后處理市場。
目前,核電產業鏈上游參與者類型廣泛,核燃料環節的代表企業有中廣核礦業、中核國際,核材料的代表企業有中鹽化工、方大碳素、東方鋯業、沃爾核材等,核島關鍵設備的代表企業有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佳電股份、中國一重等;核電產業鏈中游主要為核電站建設及運營方,其中核電站運營的代表企業有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大唐發電等;核電產業鏈下游涉及發電及后處理,其中,核廢料處理代表性企業包括通裕重工、中廣核技、遠達環保等。
行業發展歷程:從第一代至第三代
核電是戰略高科技產業,是大國必爭之地。在我國,核電站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引導之下,經歷了第一代至第三代的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安全穩妥發展”是主旋律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八五”計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對核電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適當發展”到“積極推進發展”再到“安全穩妥發展”的變化。
“八五”計劃(1991-1995年)至“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倡:適當、適度發展核電;從“十一五”規劃開始,規劃明確了將積極推進核電建設,且重點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間,規劃明確了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并突出了沿海核電建設這一重點。到“十四五”時期,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剛要》,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行業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以來核電裝機容量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核電行業在運機組數量不斷增長、裝機容量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4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5805.74MWe(額定裝機容量)。
——2022年上半年在運核電站均為沿海核電站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共有1座核電站投入運行,運行核電機組達54臺。其中,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是紅沿河核電廠、福清核電廠、田灣核電廠。
從核電站類型來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國在運的核電站均為沿海核電站,內陸核電站的數量為0。
——2022年上半年核電占全國發電量比重為5.02%
2022年1-6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39631.1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1989.99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02%。
同時,與2021年上半年相比,2022年上半年我國核電站的發電量、上網電量均有所增長,其中,發電量同比增長2.00%,上網電量同比增長1.90%。
——核電設備利用率總體提升
從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變化趨勢來看,2017-2021年,利用小時數均在7000小時以上,并呈總體提升趨勢,2021年同比增長4.72%。2022年上半年,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621.77小時。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廣東省裝機容量居首位
從核電站的區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所有在運核電站均分布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的裝機容量最大,其次是福建省,裝機容量均超過1萬MWe;從在運核電站數量上來看,浙江省的核電站數量最多,達5個,其次是廣東省,共有4個核電站,我國核電站建設進程中的第一個、第二個核電站分別位于浙江省、廣東省。
——企業競爭格局: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局行業龍頭地位
目前,我國核電行業-核電站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因存在嚴格的行政準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主要公司包括: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國家電投大唐發電等。
市場份額方面,中國核電行業兩大龍頭企業分別是中國核電、中國廣核。2021年,按在運機組數量來看,中國廣核的市場份額達47%,中國核電的市場份額達45%;按在運裝機容量來看,中國廣核的市場份額達53%,中國核電的市場份額達42%;按發電量來看,中國廣核、中國核電的市場份額分為為53%、43%。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至2025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此外,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年度發展與展望(2020)》中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到2035年,在運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合計將達到2億千瓦;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至8臺機組穩步推進。
——行業發展趨勢預判
未來,我國核電行業仍將保持安全穩妥的發展節奏,以發展“沿海核電”為主,并將逐步提升核能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核電行業的發展環境;中國核力發電上游的市場狀況;中國核電行業經營狀況;中國核電關聯行業發展情況;國內外核電行業市場競爭情況;中國核電行業主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