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供需現狀分析 CGT市場仍存在較大的市場缺口【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和元生物(688238);藥明康德(603259);冠昊生物(300238)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獲批上市的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藥品情況;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產品受理和批準情況等
細胞與基因治療(CGT)概念界定
細胞與基因治療是指將外源遺傳物質導入靶細胞,以修飾或操縱基因的表達,改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以達到治療效果的一種新興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具體分類如下: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供給現狀
——中國獲批上市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藥品情況
盡管我國早在2000年初就批準了2款CGT藥物上市,但作為較早開發的產品銷量一直不佳。2021年中國首次上市了兩款CAR-T產品,分別由復星凱特及藥明巨諾與海外公司合作引進開發,標志了新一代CGT藥物在我國的商業化啟程,中國CGT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
——中國獲批上市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藥品注冊情況
2021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共受理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59件,包括IND申請、補充申請及仿制藥補充申請;其中,免疫細胞領域的臨床試驗申請達28件,是臨床試驗申請最多的細分賽道。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需求現狀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主要應用于癌癥、罕見病等領域
基因治療能夠通過改變人類基因來治療和預防疾病,在治療遺傳性疾病、腫瘤和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中顯示出較好的臨床前景,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癌癥、罕見病等。具體應用領域及細胞與基因治療優勢如下:
——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仍存在較大的需求空間
由于目前未有官方機構對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行業藥品進行統計,因此以下從我國抗腫瘤藥物和罕見病藥物市場規模來分析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藥品的需求情況。
目前,中國的抗腫瘤藥物市場以化療藥物為主導,占整體市場的63%以上。但隨著創新藥研發加快、患者支付能力提高等因素驅動下,預計免疫治療藥物占比將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據公開資料顯示,全世界罕見病種類達到7000多種,總人數超過了3.5億,數量已經超過艾滋病和癌癥的數量之和。因此在罕見病防治領域,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藥物仍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6-2021年,中國抗腫瘤藥物的市場規模從1250億元增長至2440億元,罕見病藥物的市場規模由32.5億元增長至110.5億元,預計到2030年,中國抗腫瘤藥物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825億元,罕見病市場規模預計能達到600-900億元人民幣。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細胞與基因治療(CGT)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