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疫情推動行業規模持續攀升【組圖】
行業主要公司:舒華體育(605299)
本文核心數據:體育用品營收規模
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不斷增加
2018-2021年中國體育用品制造行業營收呈波動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體育用品制造行業營業收入為1340億元,同比增速13.8%,根據市場規模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體育用品制造行業營業收入為1515億元。
2020年疫情促進了健身器材制造業的發展,2020年1-12月,全國體育用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088家,較上月減少2家。從5個子行業看,健身器材制造和專項體育器材及配件制造業營收快速增長,專項體育器材及其他體育用品制造業實現小幅增長;運動防護用具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從月度營收增速變化看,各子行業營收增速較上月均有加快或降幅收窄。
其中,專項體育器材及配件制造營收434.95億元(占32.45%),同比增長4.1%;健身器材制造營收395.19億元(占29.48%),同比增長32.76%;其他體育用品制造營收278.08億元(占20.75%),同比增長4.15%;球類制造營收141.34億元(占10.55%),同比下降3.83%;運動防護用具制造營收90.76億元(占6.77%),同比下降19.06%。
注:數據時間節點為2020年。截至2022年5月30日,協會暫未公布2021年數據。
中國健身器材行業具有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的特點
目前,我國健身器材行業具有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的特點。
中國健身器材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高端市場多為國外健身器材龍頭企業,如Life Fitness、Precor及Technogym等;中高端市場主要由英派斯、舒華體育和金陵體育等國內品牌占據;低端市場由國內的區域性品牌所構成。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訓練健身器材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