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訓練健身器材行業市場需求現狀分析 商業健身場館需求疲軟,家庭場景健身需求增長旺盛(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陵體育(300651);康力源(301287);英派斯(002899);舒華體育(605299);三柏碩(001300)等
本文核心數據:跑步機等健身訓練器材出口金額;健身訓練器材產品成交額;健身會員人口數量等
1、商業類健身場館需求衰退
健身訓練器材領域,各類健身場館、工作室等是器材最主要的需求市場。2023年盡管疫情已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內各種線下健身場館仍然呈現數量萎縮的態勢。根據2023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2023年我國廣義健身場館數量為11.7萬家,相比去年下跌了13%,各類健身場館中健身工作室下跌的幅度最小為下跌7.36%,泛健身類場館下跌幅度最大,為22%。
同時,與健身場館息息相關的健身會員人數及健身人群滲透率,也在2021年到達高點后持續下跌,根據中國健美協會的數據,至2023年跌至不足7千萬人,覆蓋率下降至不足5%,盡管健身俱樂部仍然是健身訓練器材重要市場,對健身訓練器材仍舊有穩定需求,但各類健身訓練器材企業仍需尋找行業內新增長點。
2、家用健身訓練器材增長較快
家用健身訓練器材的特征是便攜性、多功能性以及智能化,其可以滿足消費者自由利用碎片化時間運動的需求,因而在近期有不錯的增長。根據2024年京東618的數據,對場地要求相對較低的瑜伽熱度上升,瑜伽拉力帶、瑜伽圈、瑜伽發帶等相關用品成交額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18%、833%、222%。除此之外,小件健身器材熱度不減,跳繩銷量同比增長達440%。此外,宅家健身也在逐漸高端化,大件健身器材同樣受到青睞,橢圓機前半小時內成交額同比增長117%,劃船機、單雙杠等也熱賣。
3、智能健身器材受到消費者青睞
IDC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3367 萬臺,同比增長 36.2%,市場出貨節奏明顯加快,預計2024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可達1.29億件。在國內企業競爭格局方面,根據IDC以及Research nester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華為和小米企業占據絕對的市場優勢,兩家企業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比分布為38%和22%,隨后排名第三至第五的企業分別是XTC、蘋果以及榮耀,五家企業加總共占據77%的市場規模。
4、國內健身訓練器材出口市場規模充足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受益于疫情初期我國生產恢復較快,2020及2021年我國跑步機及其他健身訓練器材出口額增長較快,2021年跑步機出口額達111.2億元,一般的體育活動、體操或競技用品出口額達207.9億元,其他健身及康復器械出口總額為458.5億元。2022年上述項目對應出口額有所回落,至2023年恢復增長趨勢。2024年1至5月,中國跑步機出口額為35.5億元,一般的體育活動、體操或競技用品出口額達80.8億元,其他健身及康復器械出口總額為135.1億元。由此可見,境外市場對中國健身訓練器材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