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陵體育(300651);康力源(301287);英派斯(002899);舒華體育(605299);三柏碩(001300)等
本文核心數據:健身訓練器材產業鏈;健身訓練器材發展趨勢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健身訓練器材是現代運動愛好者進行體育運動時的重要工具,常以訓練功能多少來分為單功能和綜合型多功能兩大類,常用的器材包括劃船器、健美車、健步機、跑步機、美腰機等。
2、產業鏈剖析:下游消費者購買器材需求旺盛
健身訓練器材是體育產業價值鏈上的關鍵一環,健身運動愛好者和職業運動員都需要一定的訓練器材輔助以達到相應的訓練目標。
健身訓練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各類器械原材料供應商,負責為健身器材生產廠商提供鋼鐵、橡膠、繩索以及顯示器等器械原材料以進行生產;中游為各類健身訓練器材生產廠商,負責制造各類訓練器材,并為用戶提供使用說明等;下游則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將健身訓練器材提供給個人或健身工作室、康復中心等各類個人或企業消費者,并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
行業發展歷程:處于高速發展期
我國健身訓練器材制造行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行業發展初期,由于我國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完備產業鏈支持,國內多數企業利用人力資源成本較低優勢為國外廠商進行代工“貼牌”生產;進入21世紀后,國內獨立健身器材制造企業舒華體育、金陵體育、李寧以及英派斯等企業先后成立,逐步形成國內自主品牌,影響力日益漸增;近年來,在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下,如《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年)、《體育強國健身綱要》(2019)、《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等,國內健身訓練器材企業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中低端市場具有較大的優勢,但在行業高端市場,國內品牌影響力相較國外品牌還不足,愛康(IFIT Health&Fitness)、諾德士(Nautilus)等國外品牌在國內健身訓練器材高端市場更具優勢。
行業支持政策:加強公共健身設施建設
中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政府監管部門主要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工信部、發改委等。健身訓練器材行業近年來得到了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規范與支持,主要是補貼、支持各地區公共體育運動設施建設以及鼓勵我國健身企業擴大發展規模等,具體情況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 我國健身人口基數大,但比例較低,增長空間大
2019至2023年,我國健身房會員人數及健身人口覆蓋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21年健身房會員人數與健身人口覆蓋率達到頂峰7513萬人和5.37%后開始下降,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2023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截止2023年底,我國全下付費健身會員人數已達6975萬人,但占我國總人口比例不到5%。
根據Statista公布的數據,2023年美國健身房會員人口覆蓋率為26.5%,即便相對降低的韓國健身房人口覆蓋率也有7.25%,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健身房會員人口覆蓋率相比,我國健身人口仍有充足的增長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繼續發展,政府持續推動健身行業發展的政策加碼以及人民群眾自身對于參與健身鍛煉以實現健康、增強體魄意愿的加大,預計我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仍具有長足的發展空間。
2、 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和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逐步邁進,運動健身理念的日漸深入人心,國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和對自身體魄強健的需要,使得我國群眾對于健身器械的需求量逐步增加。根據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的數據,2023年我國健身訓練器材市場總規模達到了708億元,預計2024年該數字將達到78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山東區域競爭優勢明顯,占國內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額
由于行業起步較早及產業聚集優勢較強,目前我國健身訓練器材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省。人民日報的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7月,2000余家健身器材企業集聚山東省寧津縣,占國內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額,此外當地產品還銷至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余主要健身器材生產企業還分布于江蘇、福建、浙江、廣東等地。
2、企業競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市場領域相對平和
在企業競爭方面,目前我國健身訓練器材市場參與者眾多,市場較分散,由于行業低端產品并不存在資金和技術壁壘,因此布局的企業大多體量較小。部分行業頭部企業參與到行業高端市場競爭,如青島英派斯參與布局數字化健身房;舒華體育針對設計器械以填補水上運動、爆發性運動等專項運動訓練器械的空白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2029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
在國家大力推動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背景下,隨著我國居民基本消費能力的提升,我國居民對運動健康的支付意愿不斷提高。同時,互聯網健身類信息的發展引導以及民眾主流審美的改變,使人們的健身意識不斷增強,人均參與體育運動的次數也在持續上升,由此伴隨著我國健身器材的消費量及健身訓練器材的市場規模穩定擴張。
預計中國健身訓練器材市場規模在2024至2029年間穩步攀升,202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2、高端化、專項化以及智能化是主要趨勢
在趨勢上,隨著運動健身產業鏈的成熟和企業設計、制造、生產能力的提升,為謀求國產健身器材品牌力的發展和企業毛利率的提升,未來我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的發展將更多地向高端市場拓展,而逐步淘汰不規范的低端市場產品。同時為了匹配滿足運動健身人群對于不同種類運動進行專項化訓練以及更科學地進行運動過程中數字分析、記錄的需求,企業也將會在器材專項細致化、智能數字化的方向上繼續發展新產品。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