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印制電路板(PCB)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 亞洲主導全球市場發展【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鵬鼎控股(002938);東山精密(002384);深南電路(002916);滬電股份(002463);景旺電子(603228);方正科技(600601);勝宏科技(300476);超聲電子(000823)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產值;應用領域;產品類型等
目前市場規模已超800億美元
2016-2021年,全球PCB市場規模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印制電路板行業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同比下降1.3%;2020年后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約650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超過800億美元的水平,同比上升23%左右。
綜合來看,后疫情時代背景下,下游強勁的消費需求推動全球印制電路板達到兩位數的增長率。因此,全球PCB行業市場規模需求端較為活躍,為未來產值穩步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剛性板是目前主流產品類型
全球印制電路板細分市場主要集中在單面板、雙面板、多層板、HDI、封裝基板、撓性板主要產品類型上。
2016-2021年,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中,剛性板仍占主流地位,單面板、雙面板及多層板屬于剛性板。其中,2021年多層板占比約為39%而單/雙面板占比超過10%;其次是柔性板,占比達到17%;HDI板和封裝基板分別占比約15%和18%。
隨著電子電路行業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產品對PCB的高密度化要求更為突出。根據生益電子招數書信息,未來五年,在數據處理中心驅動下,封裝基板、多層板將增長迅速。
亞洲本土PCB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根據Prismark的資料,進入2021年全球前20名PCB制造商排行榜中的亞洲企業占據較大份額,其中中國臺灣企業9家(臻鼎、欣森集團、華通、健鼎、瀚宇博德、南亞電路板、滬士、景碩、臺郡),中國大陸3家(東山精密、深南電路、景旺電子),日本4家(旗勝、揖斐電、新光電氣、名幸電子),韓國2家(三星電機和永豐集團),美國1家(迅達科技)和奧地利1家(奧特斯)。
從產值角度來看,中國臺灣臻鼎產值最大,超過55億美元;其次是中國臺灣欣森集團,產值接近40億美元;中國大陸東山精密產值超過30億美元。全球前20PCB廠商產值均在12億美元之上。因此,全球PCB產業目前發展勢頭較好。
綜合來看,亞洲本土PCB廠商占比為90%,而歐美廠商占比僅為10%。因此,全球PCB產業重心目前在亞洲區域市場,亞洲本土PCB產業正在迅速發展中。
通訊和計算機是主要應用領域
根據Prismark數據,2016-2021年全球印制電路板行業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占比中,先進通訊和計算機市場占比常年在70%左右波動,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下游市場需求量保持穩定波動。
綜合來看,目前全球PCB行業應用領域主要為先進通訊和計算機。近幾年電子產品及技術越發趨于高端和先進,同時5G、物聯網、云端存儲的逐漸普及將激發市場對高性能、高容量通訊設備和服務器的需求;因此,未來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市場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PCB在先進通訊和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將更加深入。
注:先進通訊領域包括:手機、有線基礎設施、無線基礎設施;計算機領域包括:PC、服務器/存儲器、其他計算機。
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據Prismark預測,未來五年全球PCB市場將保持溫和增長,物聯網、汽車電子、工業4.0、云端服務器、存儲設備等將成為驅動PCB需求增長的新方向。2027年,全球印制電路板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5%。
全球市場存在四大發展趨勢
Prismark預計未來5年,亞洲將繼續主導全球PCB市場的發展,而中國位居亞洲市場不可動搖的中心地位,在PCB公司“大型化、集中化”趨勢下,已較早確立領先優勢的大型PCB公司將在未來全球市場競爭中取得較大優勢。
產品類型方面,PCB行業是全球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產值占比最大的產業。隨著研發深入和技術不斷升級,PCB產品逐步向高密度、小孔徑、大容量、輕薄化的方向發展。
下游應用領域方面,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通訊電子行業需求相對穩定,消費電子行業熱點頻現,同時汽車電子、醫療器械等下游市場的新增需求開始爆發。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印制電路板(PCB)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印制電路板(PCB)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印制電路板(PCB)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