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內主要企業:機器人(300024)、華中數控(300161)、埃夫特(688165)、美的集團(000333)、亞威股份(002559)、遠光軟件(002063)、科大智能(300222)、智云股份(300097)、東土科技(300353)、華工科技(000988)、科遠智慧(002380)
本文核心數據:智能制造行業公司市場排名、智能制造行業公司產業層級
1、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競爭派系
智能制造時我國制造業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作為制造業與新一代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模式,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涉及了技術、裝備、數據分析等多個層面。
2、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產業層級
總體來看,中國智能制造產業層級包括感知層,數據分析層、執行層與應用層四個層次,其中信息傳輸層貫穿其中。
3、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排名
2022年4月6日,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聯合發布中國智能制造50強名單。其中,海爾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華為名列前三甲。
4、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成熟度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通過試點示范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措并舉,形成了央地緊密配合、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顯提升”的轉型升級目標,并指出“建立長效評價機制,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研究發布行業和區域智能制造發展指數。”《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39116-2020)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下于2021年5月正式發布實施的國家標準,目前在全國大部分區域開展標準應用推廣工作,已在31個行業大類、31個省市自治區中開展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診斷工作,為了解產業發展現狀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國20000多家企業通過平臺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診斷,江蘇、山東、北京、寧夏、陜西、江西等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有效推動標準應用。通過對自診斷數據進行分析,以期反映現階段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情況。從區域參與度來看,江蘇、山東、寧夏、北京、廣東等地區積極落地,其中江蘇有4654家參加自診斷、山東有2753多企業參與,寧夏有1108家企業參與,北京市、廣東省、湖南省自診斷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安徽、福建、江西自診斷企業數量超過300家。
5、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區域分布
根據前瞻產業園區庫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年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分布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別是江蘇省、廣東省與山東省,分別代表了長三角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三個省份分別占比達21%、15%和9%。
6、中國智能制造行業上市企業布局
在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結合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技術進行相關機器人或智能制造裝備研發的企業,另一類則是專注于智能制造相關軟件的布局。
7、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進行分析,由于目前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大趨勢已成,且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智能制造行業的競爭程度相對較高,且金新入者的威脅較大。同時,由于市場參與企業數量較多,市場內價格競爭較為激烈,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強。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制造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