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茶業區域發展情況分析 區域平均品牌價值差距懸殊【組圖】
中國茶產業公司:中國茶葉、大益茶業、八馬茶業、君山茶業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茶業公用品牌區域分布、品牌價值、品牌收益、品牌推廣等數據
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數量概況
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地域范圍覆蓋全國四大茶區16個省(市、自治區)。其中69個品牌來自江南產區,其次是西南產區26個品牌,華南產區18個,江北產區13個。浙江,福建和安徽3省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數量位列前三甲,分別為20個、16個和13個,占15.87%、12.70%和10.32%。有效評估品牌數量在10個以上的省份還有湖北、四川和湖南3省。
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情況
分析品牌價值,浙江、福建、安徽等3省的品牌總價值位列前三甲,分別為476.80億元、404.16億元和306.77億元,但由于有效評估的品牌數量多,且品牌價值高低較為懸殊,因此其平均品牌價值排位較后。從平均品牌價值來看,云南、河南、陜西等3省分別以51.65億元、33.97億元和29.51億元位列前三。綜合來看,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品牌價值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近三年我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仍然整體向好,品牌價值依然在逐步提升,且多數茶葉主產省份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價值達20億元以上。這表明,我國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成效良好,扛住了疫情影響,并獲得了一定的增長率和可見的成長性。
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收益情況
品牌收益指的是在剔除生產環節的勞動收益,近3年,獲得有效評估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逐年遞增,但增長率逐年下降,與平均品牌價值及其增長趨勢相吻合。按省份比較,云南、廣西、廣東和河南等4省有效評估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位于前列,均達2億元以上;山東省和重慶市有效評估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分別為7106.85萬元和6959.04萬元,是有效評估的16個產茶省份中平均品牌收益最低的2個區域。從平均單位銷量品牌收益來看,江蘇省以平均796.05元/kg的單位銷量品牌收益高居榜首,表現出強勁的品牌溢價能力;其次是浙江,平均單位銷量品牌收益為179.31元/kg。除江蘇、浙江2省以外,其余產茶省份的平均單位銷量品牌收益均在百元以下。其中,云南省有效評估品牌的平均單位銷量品牌收益僅2.47元/kg,廣西和廣東分別為12.24元/kg和1697元kg,與其較高的平均品牌收益形成明顯反差。可見,這3個省的有效評估品牌更多的是以“薄利多銷”形式,成就整體品牌收益,但單位品牌溢價不高。
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推廣情況
根據《中國茶業》發布數據,126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20-2022年的平均品牌宣傳與推廣投入經費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可見,我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對品牌傳播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加,品牌傳播投入力度也在加強。
其中,四川省有效評估品牌近3年的平均投入為9702.39萬元,在16個省的有效評估品牌中經費投入最大;其次是陜西(892000萬元)和云南(804900萬元);重慶、山東和浙江3地的有效評估品牌近3年的平均傳播宣傳與推廣投入經費相對不高,分別為1251.11萬元、146395萬元和1474.77萬元。理論上,品牌傳播與推廣投入的高低與品牌傳播力呈現正相關關系。平均品牌傳播與推廣投入經費大的省份,其平均品牌傳播力并不高。如四川省,平均投入經費最大,但平均品牌傳播力不到80,遠低于云南省有效評估品牌的平均水平。文章認為,重視品牌傳播,除了要保障經費投入以外,更要注重對品牌傳播成效的把控,制定相應科學的、精準的品牌傳播策略,打出系統傳播組合拳,才能有效提高品牌傳播力。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茶葉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茶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茶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茶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慎...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