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蓬勃向榮的初級階段【組圖】
行業內主要企業:機器人(300024)、華中數控(300161)、埃夫特(688165)、美的集團(000333)、亞威股份(002559)、遠光軟件(002063)、科大智能(300222)、智云股份(300097)、東土科技(300353)、華工科技(000988)、科遠智慧(002380)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歷程、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投融資金額
行業發展歷程:處于初級階段
智能制造發展需經歷自動化、信息化、互聯化、智能化四個階段,分別為自動化(淘汰、改造低自動化水平的設備,制造高自動化水平的智能裝備)、信息化(產品、服務由物理到信息網絡,智能化元件參與提高產品信息處理能力)、互聯化(建設工廠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工廠間互聯網,裝備實現集成)、智能化(通過傳感器和機器視覺等技術實現智能監控、決策)。
我國目前仍處于智能制造的初級階段,智能制造的發展需要層層推進、逐漸深化發展。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并隨后出臺了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目前產業升級的關鍵節點,機床、紡織等基礎行業正逐步淘汰自動化水平較低的設備,產業內生的升級需求是產業升級的根本動力。
國內智能制造試點數量逐漸增多
在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統計自2015年工信部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以來,共遴選出307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覆蓋92個行業類別。其中2015年46個,2016年64個,2017年98個,2018年99個,2019-2021年個數分別為165、217和342。通過聚焦關鍵環節、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注重標準先行,探索系統解決方案,在促進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產業協同創新,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智能制造發展路徑,帶動社會投資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注:工信部暫未公布2019年與2020年全年的試點項目情況,2019年為廣東、湖北、江西、陜西與貴州公布的項目加總結果,2020年為山東、廣東、福建與湖南公布的項目加總結果;2021年公布的試點示范項目分為了示范工廠與優秀場景,2021年數據為兩者名單數之和。
低級智能制造企業數量不斷減少
根據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9%的制造企業處于一級及以下水平,達到二級、三級的制造企業分別占比為15%以及7%,四級及以上制造企業占比達9%。多數企業仍處于智能化轉型初期,龍頭企業智能化成效顯著,帶動行業整體水平穩步提升。整體來看,2021年全國制造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較2020年有所提升,一級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業占比減少6個百分點,三級以上的高成熟度企業數量增加了5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21)》數據,計算機電子設備、汽車、電器、食品、醫藥、專用設備制造、化學原料及制品、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行業TOP10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級分布如下:
智能制造領域投資頻發
智能制造領域,近年來由于受國家政策的推動,投融資市場一片火熱。2018年相關投資開始增多,融資事件達到163件,融資金額為486.43億元;2019年智能制造領域融資數量152次,融資金額達234.05億元,較上年有所回落;2020年融資數量與金額較上年有所增加,融資金額為449.17億元;2021年市場融資事件繼續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達196件,融資金額為467.69億元;2022年5個月融資額達到105.34億元。
截至2022年6月14日,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融資金額為119.21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制造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