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DRAM產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 合肥長鑫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存儲芯片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芯國際(688981)、兆易創新(603986)、紫光國微(002049)、普冉股份(688766)、聚辰股份(688123)、瀾起科技(688008)、北京君正(300223)等
本文核心觀點:隨著合肥長鑫DRAM制程技術水平和產能不斷提升,其市場份額在國際巨頭壟斷的格局下有望得到提升
全球DRAM市場被巨頭壟斷,我國僅合肥長鑫擁有DRAM自主生產能力
DRAM的核心是利用0和1存儲數據,屬于半導體存儲中的易失性存儲器。從全球格局來看,DRAM行業歷經多輪周期洗禮,目前僅以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巨頭為主,其他廠商包括中國臺灣的南亞科技、華邦電子等。2020年,全球DRAM市場中CR5份額合計達98.48%,相較于2019年的98.9%略有下滑,但仍然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
注:右餅圖中內圈為2019年市場份額,外圈為2020年市場份額。
當前我國專注于DRAM存儲芯片共有三家公司:紫光南京、福建晉華、合肥長鑫。其中,紫光南京產品線覆蓋標準SDR,DDR,DDR2,DDR3,DDR4和低功耗系列LPDDR2,LPDDR4,量產環節主要由力晶半導體完成,尚無自產能力。
福建晉華主要研發利基型DRAM技術,規劃第一階段做25nm 4GB DDR4/DDR3產品。但在2018年受到美國制裁,如今項目暫時處于停擺狀態。合肥長鑫主要生產移動型DRAM,目前已具備量產能力。2018年成功量產DDR4,2019年成功量產LPDDR4,是現在大陸唯一能夠自主生產DRAM的廠商。
長鑫DRAM處于17nm研發階段,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從DRAM三巨頭及長鑫工藝尺寸發展歷程來看,全球前三大廠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2016-2017年進入1Xnm(16nm-19nm)階段,2018-2019年為1Ynm(14nm-16nm),2020年處于1Znm(12nm-14nm)時代。目前,10nm進入第四階段。三星已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首批1anm制程DRAM的出貨,2021年美光、SK海力士也開始量產第四代10納米級DRAM產品。目前我國DRAM行業最先進的長鑫正處于1Xnm階段,落后約4年時間。
2019年長鑫存儲完成了首顆國產19nm工藝的DDR4、LPDDR4內存研發量產,成為了全球第四家DRAM產品采用20nm以下工藝的廠商,計劃于2021年完成17nm的工藝研發,并展開DDR5 DRAM產品研發。在容量、速率、工藝尺寸方面不斷向全球領先DRAM廠商(三星等)靠近,國產DRAM芯片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合肥長鑫DRAM產能不斷提升,市占率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大
合肥長鑫DRAM產能在2019年達到2萬片/月,2020Q1已達4萬片/月,提前達到了產能預期,是我國DRAM存儲芯片自主制造里程碑式的進步。當前已經啟動8萬片/月的建設目標,預計在2021年完成一期三階段建設,產能預計達到12萬片/月。目標總共建設三期,每期產能為12萬片/月,全部建成后達到36萬片/月。從市占率來看,2020年DRAM市場中,合肥長鑫市場份額不足5%,隨著產能不斷提升,預計到2022年有望達到近3%。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存儲芯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預測》,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存儲芯片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存儲芯片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存儲芯片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