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十張圖了解2021年中國健康險產品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未來有望實現全覆蓋
目前我國健康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病率;賠付支出在醫療支出占比;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各類產品數量
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與極度匱乏的健康保障矛盾突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從2.1億增加至2.64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72%;2020年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64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8.70%,其中65歲人口占比13.5%。中國早已經步入老年社會。
2021年至204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高速增長期。預計2026年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而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對健康保障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實際適合老年群體的健康保險產品嚴重不足。
——老年群體發病率最高,健康保障需求最高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2020年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64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8.70%,中國早已經步入老年社會。2021年至204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高速增長期。老年人群患病率也越高,慢性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疾病負擔。
各個年齡段均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老年人口患病率遠高于其他年齡層,2013-2018年65歲以上人口慢性疾病的患病率維持在50%以上,5年間上漲15.3%。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速,我國醫療支出壓力更重。
慢性疾病極易導致重大疾病的發生,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越高,老年重大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年輕群體。而所產生醫療費用已經極大超過我國居民的承受能力,治療期間居民不僅需要面臨高額醫療費用還有持續的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
2020年,根據中國精算師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常見的重大疾病醫療費均在8萬元以上,其中癌癥僅醫療費用就高達22-80萬之多,其他需要長期治療的重大疾病如昏迷甚至每年高達12萬元。
——基本醫療保障不足,健康險補充保障有限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由托底層、基本醫保層、補充保險層等多層次構成。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能力有限。盡管基本醫保的計劃報銷比例可高達90%,但居民的實際自付比例仍較高。根據《2020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職工醫療保險的住院醫保實際報銷比例為85.2%,個人支付14.8%;而城鄉居民的住院醫保實際報銷比例僅為70%,個人自付占比30%。
同時,我國的醫保基金的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醫保基金面臨透支。而居民的醫療費用支出持續增加,健康險成為緩解醫療保障支付壓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雖然近年來我國健康險的賠付支出高速增長,但由于我國健康險發展較晚,其所發揮的補充保障作用依然較低。截至2020年,健康險的賠付金額占比為5.8%,而發達國家的商業健康險賠付占比早在2017年已達10%。
——老年健康險產品極為匱乏
當前,市場上的健康險產品的目標人群集中在標準體,且多數的保險產品限制被保險人的年齡需小于60歲,僅部分醫療意外險產品可覆蓋60歲以上人群。這意味著60歲以上人口面臨著保險缺失,老齡化人口的保障需求未被滿足。
具體數據來看,我國健康保險主要以疾病和醫療保險為主力產品為主。截至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產品庫中的人身險公司的健康險產品共計4669款,其中疾病保險2036款,醫療保險2470款。而醫療保險產品中,1461款為不可單獨購買的附加險產品,醫療保險的主險產品相對較少。另外,老成年人需求較大的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險和醫療意外險數量僅為28、98、2款,產品數量極為有限。若再考慮以上險種的投保年齡限制,適合老年人的健康險產品更是鳳毛麟角。
——惠民保能緩解部分老年健康保障需求,但依然存在諸多不足
為適應市場需求,保險公司圍繞健康險產品,激發出許多創新舉措。包括新型產品的設計和經典產品的更新迭代。各類新型產品接連上市,則趨向于覆蓋更廣泛的人群。然而,不論是新型產品的出現或是經典產品的迭代,都仍在探索中,尚未有本質突破。相比之下,2020年各地紛紛推出“廉價版百萬醫療保險”-惠民保,相較于百萬醫療保險,該產品增添了新特色,如產品的年保費基于當地的人群數據計算,保費大多僅需數十元,不限制投保人年齡,無需健康告知,非標準體可保。
作為首款廣泛覆蓋老年群體、帶病人群、保額高、保費低廉的產品。惠民保險迅速成為商業健康險中的明星產品,在上線之后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21年8月24日,慧擇網數據顯示,惠民保險產品覆蓋全國27個省份,已上線城市307個,涉及130款產品,在線銷售17款。但產品集中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參保人數達2296萬人。
但該產品也存在諸多不足,如保障期仍多為一年,且免賠額高,報銷比例受限,不保證續保等,同時支付方式屬于個人墊付報銷制,并不能及時解決經濟不充裕的患者家庭的燃眉之急。
未來健康險產品有望實現不同人群全覆蓋
健康險產品仍在不斷探索階段,保障性具較大提升空間。隨著人群的需求提升和技術的發展,以及近期銀保監會的對健康險種集中規范,保險產品面臨轉型。健康險產品創新將會迎來加速,將覆蓋更多的帶病及老年群體,產品的綜合保障性和保障期限將大幅度提升,長期有望實現不同人群全覆蓋。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健康保險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保險公司準確了解健康保險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