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理財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穩中向好、投資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組圖】
銀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銀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銀行(601988);工商銀行(601398);農業銀行(601288);建設銀行(601939);交通銀行(601328);浦發銀行(600000.SH);招商銀行(600036.SH);興業銀行(601166.SH);中信銀行(601998.SH);民生銀行(600016.SH);光大銀行(601818.SH);平安銀行(000001.SH);華夏銀行(600015.SH);北京銀行(601169.SH);盛京銀行(HK.02066);重慶銀行(601963.SH);寧波銀行(002142.SZ);廣州農商行(01551.HK);重慶農商行(601077)等。
本文核心數據: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及數量;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及數量;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資產配置結構
1、理財產品市場規模:穩中向好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存續3.97萬只,存續余額25.82萬億元,與年初基本持平。全市場共有325家銀行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數量33306只,存續余額15.79萬億元;24家銀行理財公司和4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已獲批籌建,其中21家已正式獲批開業,理財產品存續數量6402只,存續余額10.01萬億元。
2021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新發行2.55萬只,累計募集金額62.41萬億元(包含開放式產品在2021年上半年的累計申購金額,下同),同比增長5.57%。
2、投資收益穩健,收益率穩定
202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保持穩定。理財產品累計兌付客戶收益4137.5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3358.18億元,理財公司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779.33億元,同比增長8.74倍。
2021年7月份,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12%,較年初增加32BP,較去年同期增加22個BP,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為4.12%、最低為3.8%,收益率波動相對平穩。
3、投資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在產品、機構、市場有序發展的基礎上,銀行理財產品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其中投向債券類資產19.29萬億元、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3.75萬億元、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1.17萬億元,實現理財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效對接,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內容:國內銀行業整體運營狀況;我國銀行業發展的經濟金融環境;金融改革下的銀行業發展情況;金融創新下的銀行業發展情況;電信商業銀行發展案例;中美商業銀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