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教育結構面臨調整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緊緊圍繞國家發展目標,培育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國家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30年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有長足發展,無論在培養規模和質量,還是在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整體在專業學位與實際應用領域的有機銜接不夠,專業學位設置結構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不足。
1、研究生規模迅速上漲,人員質量有待提升
自1990年我國批準設立工商管理碩士,1991年正式啟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經歷30年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顯著的成效。招生規模大幅增長,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認可。2020年,我國招收研究生110.66萬人,在學研究生313.96萬人,同比上漲9.6%,畢(結)業人數72.9萬人,同比上漲14%。尤其是近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迅速上漲。
然而,對比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歷年來,實際取得研究生學位的數量并不高。且招生數與授予數差額進一步上升,學位授予數缺口不斷擴大,學位授予率除2019年外,其他年份均低于20%。
從學位授予率來看,我國研究生整體學位授予率明顯偏低,但2017年之后,有所改善,截止2019年,我國研究生學位授予率為21.9%,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學位授予率偏低反映了我國的研究生人員的培養質量尚有不足。
注:研究生授予率=(招生數-授予數)/招生數*100%
2、研究生教育結構面臨調整
——學術學位研究生增長明顯不足
我國已經形成學術學位、專業學位均衡發展,雙輪驅動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各自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相互獨立又相互連通的二元模式存在。目前承擔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單位多數情況下是一體的。
全國研究生專業學位畢業生人數,由2017年的23.76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29.27萬人,增長率為23.23%;學術學位畢業生人數由34.05萬人增加到34.69萬人,增長率僅為1.88%,學術學位研究生增長明顯不足,在學位比重下降至54.23%,份額不斷下降。由此可見,學術學位畢業生的規模及在畢業研究生總數中所占比重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相比而言,我國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較早,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從“一出生”就容易落入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窠臼,這就導致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結果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相悖。
此外,部分相關人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專業實踐認識不夠清晰,觀念的偏差造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創新相對滯后,存在“專業學位”低于“學術學位”、屬于“次等學位”的錯誤認知。
——新興職業領域的人才供需矛盾顯著
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實際需求存在偏差的現象,尤其以新興職業領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更為顯著,因此現有專業學位類別需要做出優化調整,同時根據實際需求逐步設置更多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專業學位領域的設置及總體招生規模都相對較為保守,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專業設置領域方面,截至2019年,針對行業產業需求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基本覆蓋了我國主要行業產業,但僅部分專業學位類別實現了與職業資格的緊密銜接。專業的類別設置明顯不足,博士、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設置未增加新的領域,且多數集中在傳統領域。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政府部門和專業學位授予單位應堅持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在培養過程中,鼓勵專業學位授予單位與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進行有效銜接,共同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
以學術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另一方面,從產業的角度,優化專業結構,通過多樣化、創新化專業的設置一滿足新興職業領域人才的需求,實現專業學位與專業技術崗位任職資格的有機銜接。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高等教育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高等教育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高等教育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